财经纵横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356点 实际汇率将成先行指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 05:3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刘勘

  11月份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56个基点,但对欧元汇率却从10.0168下降到了10.3137,对英镑和澳元等一蓝子货币表现也不升反跌,反映人民币对美元、港币走高升值,对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则贬值的背离走势。由于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决定了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也加剧了名义汇率与真实汇率的背离。

  所谓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是以贸易比重为权数的有效汇率,它反映我国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总体波动程度。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剔除目前相对物价指数后为实际有效汇率。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下降,意味着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能力相对提高,贸易顺差增大。如今年以来单月一般贸易顺差已经从1月份的45亿美元,增加到11月份90.5亿美元,2006年1至11月份贸易顺差总额累计为1570亿美元,全年贸易顺差总额可能突破1800亿美元,较2005年贸易顺差总额1019亿美元多增约800亿美元。由此可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下降,造成贸易顺差持续放大,带来流动性过剩现象日趋加大,又进一步增大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压力,加之美元贬值预期和实际走弱,导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背离走势还要延续,对缩小贸易顺差带来不利影响,也对抑制和控制目前流动性过剩问题带来压力。

  经常项目下的贸易顺差若有增无减,势必形成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压力预期增强,导致资本项目下的“热钱”流入加快而形成国际收支顺差。在双顺差和汇率升值格局下,央行为维护

人民币汇率稳定,必然投放等量人民币的基础货币,进而形成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越演越烈。在国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以及消费经济不够畅旺的情况下,过快增长的货币供应,只能流向资产市场,形成全面的人民币资产价格重估,对股票来讲就形成市盈率估值中枢的上升,就是A股上涨趋势将继续存在。

  根据国际资本市场经验,当本币升值时,银行持有大量债权的价值上升,银行股无疑是本币升值过程中最大受益者。以2006年1至9月统计区间为列,

人民币升值造成国内银行总体资产增值1.82%,仅今年三季度国内银行总体资产增值0.98%。因此,银行股被QFII大量增持,其三季度末持仓市值为47亿元,比第二季度的13亿元净增加34亿元,增幅达到161%。

  随着贸易多元化和国际货币间汇率波动加据,跟踪人民币升值趋势,需要从对美元汇率转向实际有效汇率,也就是从一蓝子货币的加权平均汇率视角去观察,尤其明年美元利率走向发生变化时,国际货币汇率波动将加大并呈反向运行。这样一来,股票市场投资者不但要继续观察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更应该密切注意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演绎,以此判断贸易顺差以及分析外汇储备占款情况,进而发现资金流向、流量和流速的变化,这可能成为研判股票市场运行方向的主要先行指标之一。

  (作者系华林

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