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中国经济开放程度增加 应考虑人民币成国际货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目前中国经济开放程度已远远超过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波动风险影响的可能性将会加大。而高额的外汇储备实际上为中国经济对冲来自国际经济风险的冲击,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目前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在什么时候才能让人民币真正成为国际货币?这个进程能否加快?

  □李稻葵

  中国经济发展属于赶超经济,其增长已超出正常的经济发展速度。基于此,我认为,我国经济发展不适宜用“过热”或“过快”等总量字眼 来衡量经济增长状况。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主要是看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否出现了大幅度波动,是否会带来相关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只要经济能平稳发展,经济可持续和健康发展是可以保障的。

  观察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发现,其基本比例是不尽合理的:最终消费略高于50%,投资比重还很高,这样很容易出现投资效率低下,这属于结构问题;还有,贸易顺差太高,这不仅会带来贸易摩擦,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使我国经济受制于国际经济波动,并容易使我国经济过度暴露在国际经济波动的风险之中。

  由于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一个非常开放的时期,其开放程度已远远超过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以,如果不加以防备,国际经济波动风险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可能性将会加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中国经济要维持稳定和高速发展,就必须对冲来自于国际经济风险的冲击,而高额的外汇储备实际上为这种对冲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利用好外汇储备,那么就可以对冲来自于国际经济波动的风险。相反,如果让部分外汇储备分散到百姓个人手中,也许我们在短时期内就很难调动起这些储备,以抵御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

  其实,外汇储备数额上升不是问题的本质,它所带来的

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国际政治问题,只要能合理解决贸易摩擦、适当减少贸易顺差,我们完全可以合理利用和解决高额外汇储备问题。当然,高额外汇储备会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很大冲击,但高额外汇储备所带来的压力被夸大了。问题的关键是怎么用好外汇储备。

  为此,我建议,应把一部分外汇储备投资到流动性最强的国际资产里,如可以投资欧美的政府债券,以防御短期国际收支波动所带来的一些风险。剩余的部分还可以由政府机构集中管理和投资,以实现其投资回报与中国经济面临风险之间的对冲,化解来自国际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诸多风险。当然,外汇储备额的波动应与国家财政收入波动之间保持反向关系才是最佳的选择。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益处,如可以让我国宏观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来自于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冲击,消解来自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由于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四经济大国,当然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如我国钢铁、铜、铝等资源类产品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处于世界第一位置。因此,目前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在什么时候才能让人民币真正成为国际货币?这个进程能否加快?

  让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本国货币国际化的一般步骤:先允许本国的货币自由兑换,逐步让国际上的一些交易采用本国货币,最后发展到发行本国货币的金融资产。但目前中国还无法按照上述程序操作。因为,中国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效率还比较低下,如果允许人民币自由兑换,很多人民币资产将无法保留,这将直接威胁到中国银行体系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所以,我国在短期内还无法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但我们可以利用目前外汇储备高、人民币升值压力大的大好时机,稳步推进相关的工作。首先,可以先在国际市场上发行以人民币为基价的金融资产,鉴于债券风险相对较小,发行债券最容易;其次,以国家信誉和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作为担保发行政府债券;最后,如果国际机构手中持有更多的人民币资产,这种滚雪球的效应会逐步放大,最终我们是可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更多挑战是来自于国际经济的大环境。因此,我们需要营造一个更有利于中国经济崛起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为此,我们在各种国际事务上要积极主动地说明和解释中国的立场,不仅要消除一些误解,还要占领国际舆论的制高点。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我国经济政策赢得国际的理解和认可,避免贸易报复、关税壁垒、反倾销案件等等这些不良反应的产生。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需要政府领导人、经济界人士、学者、民间群众更加积极主动开展活动,争取更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舆论空间。官方的宣传渠道当然很重要,但还要靠我们的企业家、学者、民间人士,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中国,表明我们的立场,这是很重要的。

  (作者系

清华大学教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