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伯南克发话全球市场走稳 暂时对中国影响不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伯南克表示美国经济明年有望继续增长 本报传真图□本报记者 朱周良

  在美元持续跳水、美股本周一大跌的当口,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适时出面力挺美国经济,并指出当前美国的核心通胀率仍在“令人不安的”高位,暗示下一步利率举措更可能是加息,而不是市场多数预期的降息。

  经济明年可望回归正常

  “短期内,美国经济增长将稍微低于长期趋势水平,”伯南克28日在纽约全美

意大利裔基金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但明年可望回复到与潜在生产能力大体相匹配的水平。”一般来说,伯南克所提到的长期趋势水平约在2.5%左右。

  伯南克的讲话也与美国财长保尔森本周在伦敦的表态如出一辙,后者称美国经济正在“成功地过渡到”更为可持续的增长水平。

  经合组织本周在其半年度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则表示,美国明年的经济增速可能由今年的3.3%降至2.4%,远低于该组织5月份时预计的3.1%,主要原因在于

房地产市场“有进一步走软的空间”。不过经合组织也指出,美国经济还只是在降温,并非增长停滞。

  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迹象日趋明显,不少市场人士都担心这会影响到美国的消费,进而损及整体经济增长。受此影响,美元及美股近期也持续走低,美元对主要货币汇价更跌至一年多来低点。

  不过,伯南克28日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楼市疲软已渗透到消费开支或是就业市场。”

  加息比降息概率更大

  在经济可能因为楼市降温而受到牵连的情况下,市场对于美联储将很快转入降息的预期日渐升温。利率期货市场走势显示,美联储在明年3月份降息25基点的概率接近50%,而高盛和汇丰银行等机构则预计,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明年底可能降至4%,远低于目前的5.25%。

  但伯南克28日的讲话却与市场预期恰恰相反。他表示:“就通胀而言,主要存在上行风险,后续的货币政策举措将取决于更多经济数据,及其对FOMC关于中期通胀预期的影响。”

  在此前连续三次利率会议上,FOMC尽管都宣布维持利率不变,但在会后都保持了对通胀的强硬立场。28日,伯南克也再度强调,当前的通胀率仍处于“令人不安的”高水平。美联储最倚重的通胀指标———核心个人消费开支物价指数PCE,在9月份同比上升了2.4%,高于前一个月的2.1%,也是连续第30个月超过了美联储设定的1%至2%的适宜区间上限。

  伯南克还强调,他正在密切关注目前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看这是否会导致雇主将上升的成本通过提高物价的方式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果真如此,则意味着美联储下一步可能要恢复加息。

  今年年内,美联储还将在12月12日召开一次货币政策例会,不过外界预计此次会议仍将维持利率不变。

  暂时对中国影响不大

  对于伯南克关于经济的评论,经济学家指出,市场显然还不能就此完全放下对美国经济严重降温的担忧。

  “房地产市场降温是毫无争议的,现在的关键在于,这是否会连带影响到消费。”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对记者说。

  从最新公布的数据看,美国大企业联合会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意外下滑至102.9,低于前一月的105.1。消费开支占美国GDP的近三分之二。

  汇丰预计美国楼市降温的影响会比较严重,因此,该行认为美国经济明年经济增长将由今年的3.5%左右降至1.9%。此前,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对美国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为2.9%。

  不过,雷曼兄弟则对美国的楼市不那么悲观。“从趋势上来说,随着

中国经济不断开放,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多受到美国的影响,但相比亚洲其他经济体,中国受到的影响还是较小。”雷曼兄弟亚洲经济学家孙明春对记者说。

  孙明春表示,相比1995年时的20%,中国目前的出口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8%,然而,亚洲其他经济体的这一比例基本都远高于中国,如新加坡高达243%,香港达到198%,韩国也达到43%。相比之下,中国对出口的依赖还是较小。

  伯南克已得格老真传

  □本报记者 朱周良

  伯南克又开口了,这本不足为奇,因为也不是第一次他在公开场合就经济问题发表讲话。但让人不得不服的是,如同以往所有时候一样,全球的金融市场在第一时间对“伯老”的话作出了回应:遭遇“黑色星期一”的美股在伯老讲话后随即止跌;连日狂泻的美元也终于在昨天的亚洲时段回稳;随之企稳的还有欧洲的、香港的以及世界各地的主要股市……

  在评价美联储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时,有人杜撰了“开口操作”(Open Mouth Operation)一词,意为美联储除了采取公开市场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影响市场外,还经常通过讲话来引导和影响市场预期,而后者的作用甚至要来得更为明显。

  当然,不可否认,美联储官员的表态之所以每每在国际金融市场“呼风唤雨”,与美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独特地位以及美国货币政策在全球的引导作用也密不可分。

  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自从格林斯潘时代以来,在对“开口操作”这门艺术的把握上,美联储似乎尤其有心得,而伯南克则很好地继承了格老的衣钵。

  “美联储跟市场沟通已经相当娴熟,他们能够很好把握什么时候讲,讲什么,”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不无感叹地说,“因为伯南克们知道,当他们讲话时,全世界的人,全球的金融市场投资者都在看着。”

  说到底,这其实是一个货币政策透明度的问题,并非什么新话题,但问题在于,市场会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当局所说的话,像美联储这样每“发”必中,每次都能达到一定的目的,需要足够的“功力”。

  “主动寻找时机很重要,”屈宏斌说,而不是每次都等到在某某场合被记者逼到墙角才被迫“发声”。

  “只对一两个人说”,最终传递出来的信息可能会有误解,而“对全世界所有人说,效果会是完全两样。”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