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资金充裕与人民币升值是主因 股价上升空间有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 04:0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恒丰投资 梁渊

  近期,国企股表现相当耀眼。指数在10月底突破7500点阻力后,一发不可收拾,直逼千八大关,形成一股单边上升行情。

  笔者看来,国企股之所以有如此表现,主要原因是市场持续追捧中资银行股及保险股所致。自11月初以来,首先发力的是交通银行(3328.HK)及招商银行(3968.HK)两只股份制银行股。其中,工商银行在月初突破6港元后,累计最高升至7.54港元或涨达25%,而次新股招商银行亦不甘示弱,短短半个月累计涨幅同样亦有两成半,相比招股价更高达71%。

  其后,资金把一部分注意力集中至相对落后的国有银行股身上,尤其是近四个交易日出现五家中资银行股齐升现象,后三只银行股包括已入恒指成分股的建设银行(0939.HK)累计最高涨幅达8.66%,昨日收报3.88港元;刚上市的工商银行(1398.HK)累计涨幅达10%以上,昨日报收3.88港元;中国银行(3988.HK)是同类银行股中走势最弱的一只,不过,近期受到意外入选恒指成分股消息刺激,同样受到资金追捧,连续两天跳空高开,昨日最高见3.61港元,离前期高点3.675港元仅差几分。

  除此之外,保险股亦是此次中资金融股热潮中的重要角色,中国人寿(2628.HK)昨日再创新高至18.12港元,收报17.88港元;中国平安(2318.HK)四天累计最高涨幅亦达5.8%,中国财险(2328.HK)由于盘子相对较轻,累计涨幅高达20.71%。不过,昨日该两只股份均出现获利回吐,分别收报28.65及3.19港元。

  事实上,自香港股市掀起炒作

人民币升值概念股的热潮后,中资金融股一直成为市场追捧的焦点,甚至个别股份,如中国人寿股价更是节节攀升,股价在一年内涨幅超过3倍。而公司股价近期出现全面上扬,除上述该类银行股基本面良好之外,在笔者看来,还有两个重要因素值得关注。其一,市场资金充裕,板块轮炒效应明显。自工商银行上市之后以来,大市的成交金额基本维持在400亿港元之上,最近三个交易日更持续维持在500亿港元之上,这是港股四年牛市行情中比较罕见,从中说明工商银行上市后,停留在市场中的资金并为撤离。这些资金为了寻求回报,从地产股换马金融股,借人民币升值概念实行板块轮炒并不出奇;其二,市场不断传出境外大行纷纷调高中资银行股的评级,也是促使市场追捧的因素之一。不过,笔者认为,目前中资银行股的估值已经有所反映,虽然有市场强劲的资金支持,但上升空间有限,获利回吐压力逐步增加,建议投资者适当减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