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热钱果真在撤离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05:06 第一财经日报

  张喆

  据王志浩的估算,2007年源自保险、社保基金、QDII的外流资金将达610亿美元,2006到2008年有望达到750亿美元。当这部分资金流出形成相当规模的时候,王志浩认为,明年外汇储备有可能会转而下行

  2006年上半年,约450亿美元的资金通过证券投资撤离中国,而这一趋势在下半年得到延续。

  渣打最新的研究报告发现,7到9月,贸易顺差、FDI和境外投资收益以外的外汇净流入已转为负数。贸易顺差,FDI和境外投资收益以外的外汇净流入通常也被称为热钱,也就是说热钱正在流出中国。

  而实际上渣打研究发现,从今年3月份开始,由非贸易顺差、FDI和境外投资收益形成的这部分外汇资金外流趋势明显加剧。

  2006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也显示,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债务

证券”项下有450亿美元的资金外流——平均每月70亿美元,几乎是月平均贸易顺差的一半。

  上半年国际收支报告指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资金流动,是因为银行成功重组和更具吸引力的境外投资收益率。渣打解释说,这个表述的含义是中国大型银行将境外IPO筹集来的资金仍然留在了境外。这些资金以股权投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又以另一种形式流出中国。

  但渣打经济学家王志浩认为,这一解释还是难以令人信服。他计算发现,今年上半年只有中行通过境外IPO募集了97亿美元,即使算上2005年交通银行和建行上市分别募集的20亿美元和80亿美元,也只有200亿美元。而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虽然资金外流在今年上半年格外突出,但事实上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就已经出现并逐渐扩大。2004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外流资金总计达到850亿美元。

  而对于境外收益,王志浩认为,上半年境外投资看起来并不像官方所称的那样具有吸引力。

  尽管美联储从2004年开始升息,至今利率已达5.25%,美国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却并没有上升多少:十年期债券收益率2005年初为4.3%,今年年初为4.4%,目前也仅为4.6%,欧元债券的收益率也没有显著上升。他认为,平缓的收益率曲线并不足以引发中国银行巨头们一夜之间的蜂拥而上。

  渣打称,如果上半年450亿美元的资金外流来源于大型银行境外IPO,一次性资本注入或者境外战略投资,那么这种趋势未必能持续。但是根据王志浩的估算,2007年源自保险、社保基金、QDII的外流资金将达610亿美元,2006到2008年有望达到750亿美元。当这部分资金流出形成相当规模的时候,王志浩认为,明年外汇储备有可能会转而下行。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