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人民大学专家认为应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来缓解外汇储备增加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1日 14:55 世华财讯

  [世华财讯]中国人民大学专家赵锡军表示,长期看中国对外贸易的根本问题在于贸易结构不平衡;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改善对外贸易状况来缓解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的压力。

  据金融时报10月31日报道,外汇储备增长较快,规模日益庞大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外汇储备9月底已达9879亿美元。虽然最新的统计数据尚未公布,但人们普遍预计,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将在10月底或者11月初超过创纪录的1万亿美元。

  庞大的外汇储备规模虽然增强了中国的国际支付和抗风险能力,但同时也带来了

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等一些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中国的外汇储备保持在合适的规模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由于外贸顺差持续增加是造成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建议,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改善对外贸易状况来缓解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的压力。

  赵锡军认为,短期来看,中国对外贸易的突出问题是贸易收支持续盈余,从而导致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长期来看,中国对外贸易的根本问题还在于贸易结构不平衡。所以,改善中国对外贸易不合理的结构是解决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过大的根本途径之一。

  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产品结构不平衡,体现为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不平衡以及商品贸易构成的不平衡;二是贸易主体结构不平衡,体现为外商投资企业和本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贡献不平衡。

  从贸易收支结构来看,近年来中国商品贸易持续盈余,但在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方面却持续赤字。从商品贸易构成来看,中国出口的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格局使得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技术创新体系难以形成,制成品库存持续增加,也不断加剧了中国与外国的贸易摩擦。

  从贸易主体来看,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目前已占到中国外贸总额的一半以上。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从本国进口原材料经过在中国加工转而出口到其他国家,表面上表现为中国贸易盈余,实际上则是外国低端产业的转移。同时,在高科技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已超过80%,中国本土企业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驱动下明显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如何改善中国对外贸易状况?赵锡军建议,首先要逐步降低国内储蓄率同时扩大内需。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可知,一国对外贸易收支等于该国储蓄与投资(包括政府投资)的差额。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总储蓄率维持在40%左右,近五年来已接近50%,较高的储蓄率恰好对应了高额贸易盈余。

  把过高的储蓄率降下来就要求中国不断推进银行体系的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改善中国金融体系,从而理顺企业融资渠道;加强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养老体系建设以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同时理顺社会分配关系以降低地区收入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从而扩大社会消费需求;扩大国家在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支出,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在降低贸易收支盈余的同时,还要从根本上优化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专家建议,在出口方面,可以对一部分低附加值的简单加工品征收出口关税,并降低

出口退税,从价格信号上影响出口商品结构;同时,可以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并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更多的优惠条件,从产业政策上引导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

  在进口方面,可以选择性地多进口

能源、高技术产品,而限制加工贸易类原料和中间产品的进口。另外,应该逐步转换中国加工贸易的布局,同时从根本上转变各级地方政府把利用外资作为政绩工程的思路,逐步消除制约加工贸易从东部向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转移的体制性因素,从产业政策上鼓励和引导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增强对外贸易对内陆地区发展的拉动作用。

  在优化贸易主体方面,中国应多引进技术水平高的外商投资企业,对属于加工贸易和低技术含量的外资企业尽量少引进,并逐步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政策优惠,实现国内外企业的同等待遇。

  从全球视野来看,美国较低的储蓄率尤其是高额财政赤字也是全球经济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中美高额贸易的状况下,改善中国贸易收支盈余也需要考虑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和配合,需要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改善。由此可见,改善中国对外贸易状况并非易事,无法一蹴而就,从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入手缓解外汇储备激增的压力,中国任重道远。

  (吴耀明 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