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人民币汇率冲破7.9大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1日 08:43 环球时报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钱海  本报记者 江雪晴

  9月28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了7.9大关,创下了1美元兑换7.8998元人民币的新高。这意味着自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了2.66%。

  不到10天突破4个重要关口

  从9月19日到27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不到10天内相继突破了7.94、7.93、7.92和7.91这4个重要关口。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明显增大,刚刚过去的8月份为近一年来波幅最大的一次,已逼近3%。的上限。有媒体评价说,人民币汇率正以“加速度”进入升值通道。

  17日,中国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新加坡出席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部长级会议时表示,
人民币汇率
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中国不会走回头路。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总体来说是比较正常的,汇率改革将在渐进、有效、可控的节奏下逐步推进。他强调,中国是个大国,要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同时也要考虑中国在整个国际经济中的责任。此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已在不同场合表示,要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弹性。

  触动外界敏感神经

  外界对人民币升值问题表现得极其敏感。金融专家谭雅玲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下午她已经接到了17家媒体的电话。她说,实际情况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在掌控之中,而不像有些人猜测的那样,会一路迅速地升上去,“实际上,任何货币都会有升有降,人民币也不例外,在破7.9之后很可能还会有反复。”她表示,企业和投资银行等机构应把人民币汇率的上下波动看成一种市场化的正常现象,以平常心来对待和分析,而不应产生过于强烈的预期。“从理性角度来看,尽管外界对人民币升值怀有很高的期望,但人民币并不具备快速升值的条件。在外贸方面,虽然中国拥有较大的外贸顺差,但外贸顺差并不等于外贸利润,而且中国的外贸顺差有60%都掌握在外商手里;在投资方面,中国虽然吸引了大量的直接投资,但同美国的资本流动相比,这个数量还是非常小的。”

  谭雅玲表示,国际市场投机因素对近期人民币升值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人们把对资源类产品的投资转向货币市场,人民币升值也与目前全球的投资环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几天前,美国新财长保尔森访华,尽管他一再声明自己不想给人民币升值太多压力,但其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要求一点也没减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大工业国屡屡向中国施加压力,再加上中国良好的经济态势和宽松的政策环境,这些内外因素综合在一起,共同促成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突破7.9。

  日本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今年年初,

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在“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四届年会”上表示,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增加,“中国制造”的价格竞争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断加剧的贸易摩擦降低了出口型企业的市场预期,“2006年对我们来说并不轻松”。对此,谭雅玲指出,自从人民币汇率破8以来,中国承受了较大的压力。特别是在目前发达国家主导货币都想贬值的情况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理由要用货币升值来承担国际社会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在这一点上,当年日本的经验教训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日本当时是世界经济大国,其货币是自由化的主导货币,资本账户是开放的,这与中国现在的状况完全不同,因此中国在放开汇率问题上将承受更大的风险,付出的代价可能也会高于日本。美国揪住汇率问题不放,主要是为了解决它的出口、就业等问题;然而,美国没有权力把本国内部的经济问题强加给另一个国家。”

  当然,人民币升值对老百姓而言也有一定的好处,现在中国人如果兜里揣着2000美元出国,就比汇率调整前省了800多元人民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