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 > 正文
 

国研中心夏斌:当前中国遇到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挑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 10:00 世华财讯

  [世华财讯]国研中心专家夏斌指出,全球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是当前中国的两大挑战,应把外汇储备集中用于急需的方向,配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据第一财经日报9月1日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GDP居全球第四,外汇储备全球第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而且发展势头不可阻挡,为全世界关注。但是当前的中国经济与社会,从国际与国内看,遇到了两大不
可回避的严峻挑战。

  其一是全球经济严重失衡的挑战。即占全球GDP约三分之一的美国靠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举债度日,以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与就业水平。这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矛盾。

  其二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挑战。一方面,

中国经济总体实力明显增强,令世人刮目相看;另一方面,除环境、资源等问题外,“三农”问题,收入分配问题,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农民工等问题也迟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集中表现为社会矛盾的凸现,这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夏斌指出,上述两大挑战,困扰着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地发展。但是认真分析又不难发现,两大挑战同时也给解决当前中国国内经济社会的矛盾,提供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从未出现过的好机遇。因为,中国经济外部矛盾的直接表现是外汇储备过多,内部矛盾的直接表现是要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却资金不足。而外汇储备本质上意味着国家拥有在国际上可换取各种资产和资源的权利。

  夏斌指出,保留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有利于防范国家金融风险,但过多的外汇储备,既不利于一国国内货币、经济的稳定,也是资源的浪费和国民福利水平的下降。根据中国目前有管理的浮动

汇率制度、对外债务情况、进出口规模和外商投资规模等情况进行动态考虑,目前维持70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完全能满足应对国际收支的突发事件。

  外汇储备是出口企业出口所赚外汇卖给央行,央行在买进外汇、卖出人民币的同时,形成了外汇的储备。即经上述交易,央行在国内多投放一定货币的同时,又代表国家多储备了一定的外汇。此时人民币在国内运用,而外汇本身却独立于国内的经济运行,被央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用于保值增值。

  夏斌认为,只要央行采取的包括对冲操作的货币调控手段是有效的,即国内的货币供应增长是适应了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合理的,那么因外汇储备增加的部分货币供应不会直接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在此前提下,超适度的外汇储备应考虑合理运用。因为外汇储备本质上是国内经济体创造的,只要政府在增持一定外汇储备的同时能确保货币供应合适和物价基本稳定,国内经济体的利益并未受到任何损害。

  夏斌认为,原则上超适度的外汇储备都可以加以积极运用,国际上并无成形的经验和规矩。对中国而言,可集中用于国家急需的方向。可配合用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可用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短期紧迫问题,同样也可用于解决改革开放28年以来多年想解决而尚未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多年积累的历史痼疾。

  (吴耀明 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