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中国加息导致市场担忧欧元区经济是否放慢增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 15:35 世华财讯

  中国18日的加息之举为欧洲带来了新的挑战,多年来作为欧元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几大出口市场现正面临增长放缓的压力,市场开始担忧欧元区经济是否因此放慢增速。

  综合外电8月21日报道,中国21日出人意料的加息之举为欧洲带来了新的挑战:多年来作为欧元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几大出口市场现正面临增长放缓的压力。由于一系列的加息增加了国内零售和住宅市场的压力,欧盟25个成员国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正在逐渐失去增长动力。

  与此同时,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的经济增速也开始因信贷成本上升和

人民币升值而有所减慢。但经济学家们表示,续18日加息27个基点之后,中国政府有必要采取更多的紧缩措施来为国内过热的经济降温。

  或许要到今年年底或2007年才会发现出口需求放缓的迹象,但是海外经济实体的发展趋势使人们开始怀疑欧盟能否靠自身经济来弥补出口放缓的不利影响,以及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应采取怎样的加息步伐。

  Danske Bank驻哥本哈根的分析师Thomas Harr表示,中国政府迄今为止所采取的措施应该不会对欧洲经济造成太大影响,但他相信中国政府还将颁布更多的政策。

  有关政策可能会产生双重影响。Harr表示,人民币升值和信贷成本增加应会开始导致中国的进出口增长均出现放缓。

  对于欧洲出口商而言,中国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但目前其规模仍较为有限。据欧盟统计局(Eurostat)数据显示,对华出口仅占欧盟出口总额的5%;相比之下,对美出口几乎占欧盟出口总额的25%。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驻伦敦的经济学家Holger Schmieding表示,如果中国经济增长率从第二季度的11%放缓至8%,仅会使欧元区区内生产总值(GDP)下降0.1%左右,因此影响不大。

  欧元区经济的复苏尚处于初始阶段,预计2006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将从2005年的1.3%升至2.1%,出口是推动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不过,最近几个月的数据显示,欧元区越来越多的经济领域呈现出复苏态势,区内消费有可能保持增长。

  花旗集团(Citigroup)驻伦敦的经济学家Jose Luiz Alzola表示,区内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国等其他经济实体增长放缓的不利影响,但其他潜在不利因素仍可能使欧元区经济遭受打击。

  这包括德国和意大利等欧元区部分主要成员国计划在明年紧缩其财政政策;另外,虽然欧洲央行自去年12月开始加息,但欧元区的信贷需求尚未放缓。

  Alzola表示,市场人士普遍预计欧洲央行10月份将再度加息,但由于存在经济增速减慢的可能,央行是否也会在12月加息则难以把握。

  Alzola指出,欧洲央行是否会在12月份加息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央行对2008年通货膨胀前景的预期。他称,在这一问题上,中国可能因导致通货膨胀趋势难以把握而发挥较大影响。近些年来,中国的出口商品缓解了全球商品价格所面临的上涨压力,从而使各国央行能够保持较低的利率水平。

  但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的经济学家Luigi Speranza指出,中国商品的这种“反通货膨胀”影响似乎正在减弱。他称,去年,中国对欧洲出口的

纺织品单位价格持续下降,但在今年第一季度却突然大幅上涨了9%。

  继中国政府要求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后,预计更多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将凸现。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