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茅台酒到底有多好喝 不倒背后谁在支撑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2日 09:47  新浪尚品微博

  2012年3月19日,《齐鲁晚报》发表了一篇名为“被裹挟的茅台”的一篇深度评论稿件,稿件中称,“茅台决不能再有波动”。那么,是谁在支持茅台?人们为何明知贵如天价却又难以抗拒?茅台不倒背后,是有不明力量在支撑?还是有何难以告人的苦衷?茅台到底要不要禁呢?

  “三公消费禁止喝茅台?那么我请问你,三公消费应该喝什么酒?”去年刚被提名为茅台集团总经理的刘自力的这句话将茅台推上了舆论风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真正压在茅台酒身上的除了“三公”造成的压力外,供需不平而产生的高价恐怕才是社会舆论控诉的主要原因。

茅台禁不得?茅台禁不得?

  近几年,茅台似乎已经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价格飞天更是引来各种非议。从价格的连番上涨,到总经理乔洪的东窗事发;从“政府特供”,到申报世界奢侈品名录;从政协委员的提案,到社会的群情义愤,自业绩开始连番上涨的2006年以来,茅台遭遇的非议出奇地密集。

  但是,两会之后,申银万国(微博)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童驯发布研究报告预测,茅台酒出厂价预计4月份上涨200元左右,幅度约30%。茅台依旧在涨,不倒背后,到底是谁在支持茅台?

  贵州官员:动摇茅台会影响全省经济

  据《齐鲁晚报》报道,茅台镇各种私营酒厂遍地都是,对他们来说,茅台就是一颗摇钱树,只要茅台价格不断上涨,同样产自茅台镇的其他酱香型白酒的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好处不言而喻。

  另外,茅台集团虽为省管企业,实际上,其驻地辖区的发展规划都围绕茅台展开,茅台镇旨在打造“中国国酒之心”。仁怀市的主要城建规划同样处处凸 显“国酒”痕迹,不仅主要干道被命名为“国酒大道”,而且有数家酒店以“酒都”、“名酒”为名。根据仁怀市的规划,这个小城要打造成“中国国酒之都”。为 了保护茅台周围的环境,茅台集团和仁怀市目前已经启动茅台镇人口搬迁计划,在市区专门规划建设了“国酒新城”,按照先职工后居民的搬迁顺序,将目前居住在 茅台镇中心区域的居民全部迁出。贵州省委一位接近领导层的人士说,如果茅台集团的业绩发生动摇,那么整个贵州经济都会受到影响。

  茅台:要实现业绩必须走奢侈品路线

  据《齐鲁晚报》报道,今年1月,贵州省提出了组建“大茅台集团”、实现“千亿茅台”的目标,要求茅台在“十二五”计划末期销售额达到500亿元,“十三五”计划末期收入达到1000亿元。目前,整个茅台集团的年销售额只有200多亿元,与贵州省的预期相距甚远。

  作为白酒生产企业,业绩主要由销量和价格变化决定,而就茅台而言,主要由后者主导。据茅台集团人士介绍,茅台之所以谋求走奢侈品路线,就是因为 希望在产能增幅相对缓慢而市场始终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通过执行奢侈品的高价格,直接抬高茅台的业绩。因为只要奢侈品牌立项获得通过,茅台就可以名正言顺地 涨价,价位很可能在3000-5000元之间,甚至更高。

  既要完成地方政府的规划目标,又要消除公众对茅台“类计划经济”生产营销模式的嘈杂非议,随便换另外一家国有企业,可能都会跟茅台一样备感焦灼。正如一位白酒专家所言,“茅台所遇到的问题跟其他国有企业一样,虽有特殊性,但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是谁在支持茅台?是谁在支持茅台?

  “茅台酒到底有多好喝啊?说实话我真喝不出好来。那为什么喝它呀?因为它贵啊!”有人认为,中国官场上,喝的不仅仅是酒,喝的是权力和地位。茅台一直在涨价,甚至涨到价格飞天,却依然少不了他的各种追随者。

  官场嗜好支撑茅台走向奢侈品

  售价不菲的茅台每瓶成本不足百元,这种对比很容易让人以为价格虚高、存在泡沫。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这种对比没有逻辑的合理性。成本和价格当然有关系,但成本并不必然决定价格,这是基本的经济学道理。

  决定价格的实际就是供需因素。供需方面,从产量的角度说明,茅台酒的确存在需求大于供给的问题。但仅从数量的角度,无法说明奢侈品问题。粮食再怎么紧缺,似乎终究进不了奢侈品的行列。而要想成为奢侈品,社会时尚心理恐怕起了很大作用。

  从社会心理层面,茅台酒的价格究竟值不值这么多,却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但是,公款消费强大地支撑了茅台酒的价格,则是一个明显可见的事实。官场的嗜好一向对社会心理有着“引导”和示范作用,而从中国深厚的官本位文化,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茅台不过是个符号茅台不过是个符号

  茅台作为国酒的荣耀和高端产品的精华,极受公款吃喝青睐,反过来,公款热捧成就了一种独特的景观和营销方式,又助推着茅台酒价格的疯涨。于是在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购私拿的喧嚣热闹中,茅台简直就是炙手可热的主角。

  茅台不过是个符号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在全国“两会”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采购茅台“无可非议”。

  茅台是贵州的骄傲。无论是交纳税收、拉动就业,还是品牌的影响力,茅台对于贵州而言,意义都是不同寻常。栗战书代表作为主政贵州的官员,发言力挺茅台酒消费,支持地方名牌的发展,自是不难理解。

  那么,公款消费茅台酒究竟是否合适,抵制奢靡“三公”消费时剑指茅台又是否合适?观察舆情可以发现,有两种声音几乎同样响亮:一种是,禁茅台入公款消费用处不大;另一种是,要让“禁公款喝茅台”的声音更响亮起来。

  应当说,禁茅台入公款消费的呼吁,出发点是明确的。茅台酒等高档饮品不是一般公务消费的必需品,即便不禁止政府采购,也当严格控制采购。在呼吁者看来,若没有强力的规范,茅台的公款消费问题定然无解。

  现实情形又是如何呢?有的部门用公款购买了茅台用于吃喝,对方开出的发票却是其他用品。这是为什么有人称禁茅台入公款消费用处不大的原因所在。

  于是,禁与不禁,在这里,茅台不过是个符号而已。茅台禁了,可以换成五粮液,五粮液禁了,还可以换成别的高价洋烟洋酒。

  打倒了茅台也难解三公消费之忧

  从提案禁止公款消费茅台,到领导说政府采购茅台“无可非议”,再到高管反问“三公消费不喝茅台喝拉菲吗”,茅台一次次成为众矢之的。

  茅台本无罪,因为除了茅台,还有五粮液,还有拉菲;除了酒,还有各种珍品香烟,各种豪华车,各种你能想到的跟三公消费拉上关系的产品。

  其实,从炮轰茅台可以看出,群众真正憎恨的不是茅台酒,而是政府乱花钱的手。所以说,围攻茅台适可而止吧,应该集中精力想想怎么斩断那双不安分的手。

  茅台不过是只替罪羊,是一个宣泄不满情绪的出口。整治三公消费当然不能靠搞倒茅台五粮液,不能捅破几片檐瓦了事,还是要靠制度完善,靠监管发力,靠实实在在的“第一枪”。

  听说经过活熊取胆的炒作,归真堂(微博)的熊胆生意更好了,同理,炮轰茅台再炒下去就成免费广告了。这不,售价一万六千八的“茅台成龙酒”横空出世了,国窖也推出了33万天价酒。当中国各种白酒在争相入奢之时,你还要空呐喊吗?

  部分文字来源:《齐鲁晚报》(作者:石念军)、《晶报》(作者:徐冰)、长江网(作者:姬学涛)、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