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餐桌高峰大厨4小时烧100道菜 跑菜员穿坏三双鞋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6日 10:08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本报记者 祝瑶/文 陈熙春/摄  早报讯 晚间6点,指福门一家分店的厨师长石瑞看了一下手机,就餐的晚高峰又将如约而至。每一天,18点至19点的一个小时里,都是对一家餐馆的后台核心的考验。

  1月11日下午5点,记者就来到指福门。二楼的餐区,灯光柔和,顾客神色轻松,相当地平静。耳边,听见最多的是宾客觥筹交错间的对话,以及碗筷碰撞时的声音。可多数人想不到的是,后台却是截然不同的气氛——紧张、严肃、高速、有序。可别小看了这4个小时的经营时间,记者跟着餐厅大厨和跑菜员,度过了一个平凡夜晚的就餐“晚高峰”。

  采访人物:厨师长石瑞

  千里之外心系家人

  “无法给家人烧一顿年夜饭”

  在杭城,人气爆棚的平价餐馆,后台全是一班人马在“高速运转”。第一次在“晚高峰”时段跨入餐厅的后台,多数人都会被这样热火朝天的阵仗给吓倒。

  “杭州最繁忙的餐厅厨房,我们这里能算上一间。”1982年出生的石瑞,来自安徽,今年刚刚迈入而立之年。“海鲜档是1、2号位,炒菜档是3、4号位”、“这是负责招牌菜的档口”、“这是点心房”……还未到6点的繁忙高峰期,石瑞忙里偷闲,领着记者走进后台,这时厨房的50多名员工,早已各司其职,准备开工。

  6点一过,厨房里的电子打印终端“嘀嘀嘀”地开始快速出票,一秒一张,每张单子上都是顾客刚下单的菜。现场的“接力赛”就开始了,配菜师傅赶紧按照菜单配菜,递给切菜师傅;切菜师傅接过配菜,修剪、切丝、拗造型;再递给各位大厨师傅,炸、煮、蒸、炒;热气腾腾的菜出锅,再由传菜员借力餐梯送至餐厅。

  “晚餐高峰期,厨房里的所有人一刻也没法停。”石瑞说,平均算下来,每位大厨一顿晚饭至少要烹制100多道菜,碰上特别繁忙的节假日,这个数字将可能翻一番。

  在厨师们的眼中,春节总少不了遗憾。除夕夜当天,万家灯火团圆宴的背后,总有他们留给家人的一句抱歉。从业十多年,石瑞回家过年的次数,几根指头就能数过来。“有八九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今年除夕夜,继续留在杭州,为客人做一顿年夜饭。”这位圆脸和善的厨师长,性格活泼,爱和同事打趣,但聊起“回家过年”这个话题,就沉寂下来,眼中多了一丝落寞。

  “但是选择这一行时,就已经考虑到这些了。”石瑞指着厨师服上的“我工作我快乐”字样,笑着说,时间一长,家里的老人也习惯了自己每逢3月份才回到家乡。

  采访人物:跑菜员何夏俊

  坚守“1分钟”铁律

  端着几十斤重的托盘疾走50次

  多数时候,跑菜员留给顾客的,仅是一个背影。

  每一位跑菜员的工作,就是将刚从餐梯里拿出来的餐盘,第一时间送到餐区的置物柜上,再由餐桌服务员端上桌。一般说来,只顾着埋头享受美食的顾客,极少会注意到行色匆匆的他们。

  1983年出生的何夏俊,与石瑞是安徽老乡。相比石瑞的活泼,何夏俊不多话,总是一脸的诚恳,偶尔会露出羞涩的眼神。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几乎都是一问一答。聊到这个才做了9个月的跑菜活,他告诉记者,这活的确是靠“跑”的。他偷偷告诉记者,好在之前干体力活练就的好身板,这才能这么快适应这份得来不易的工作。

  “厨房做好的菜,做得再好,没法及时送到顾客的桌上,都是白费劲。”在认真的何夏俊心中,不管是二楼餐区,还是三楼包厢,从厨房出炉的餐品,必须在1分钟内送上桌,才能不枉费后台同事们的好手艺。

  盛满面疙瘩汤的大碗,何夏俊一口气要端上4个,沉甸甸的,重量直逼20斤。“出菜最忙的时候,盘子、盅、碗、铁板,可以堆上10个。”何夏俊说,跑菜员算是体力活,几个钟头忙下来,手臂发酸,扛东西很难使力。“(跑菜)到最后,手很酸的时候,托盘中10斤的餐盘、石锅,感觉比20斤还重。”

  看惯了周末和节假日的“火爆”,何夏俊告诉记者,周一到周四的工作量还算是“轻松”。常常会这样,一大碗椒麻鸡送到,刚返回,一份铁板牛排又摆在了眼前。何夏俊端起托盘,保持平衡,疾步向外赶。这条狭长的送餐通道,靠脚步丈量厨房到餐厅的距离,何夏俊粗粗一算,每顿晚餐,至少要来回50次以上。最忙的时候,甚至要跑上100个来回。

  “一个月要磨坏3双布鞋。”何夏俊说,就这样,自己练就了一身好身手。

  记者了解到,“高峰期”跑菜员常常会遭遇菜品同一时间到达的情况。何夏俊眼手齐用,一秒一个对着餐盘边附加的打印小票扫一眼。小票上印着菜名、桌号,何夏俊要在脑子里画出线路图,确保餐品在最短时间内送到指定区域。“A区有31、32桌等十多桌,D区是1、2、3、5、6桌。”记者感叹,别看小小跑菜员,其实算是体力兼脑力活。

  ■记者手记

  “80后”能顶半边天

  在采访中,石瑞告诉记者,对于不能回家过年,员工们普遍比较理解,不少人也已经做好了春节留守的准备。“这多亏我们人才储备启动得早。”石瑞说,2011年10月黄金周一过,餐馆已经开始陆续招人了。对于将要在异乡过春节,员工们的心态很平和。“其实服务也是相互的。比如,我们在杭州留守服务别人,在老家,家里人除夕夜下馆子,也能有人像我们一样,给他们好的服务。”

  记者了解到,多数留守员工都是“80后”,此外还有不少“90后”。

  不仅如此,记者了解到,面对用工缺口,杭城多数餐馆已经选择了“提前介入”,还把这个行动越提越早。即便是老底子的团圆传统依旧不会变,但餐馆老板的“请人政策”却显得更加人性,也更加柔情。“当天加班工资加倍,大伙忙碌完坐下来热乎乎吃顿年夜饭,其实也没那么孤单了。”一家餐馆的留守员工表示,除夕夜的工作结束后,老板会与大家坐在一起,一次次举杯,还能掏点心里话。

  记者了解到,杭城餐馆除夕夜只限做一顿年夜饭,不翻桌的情况占到多数。“年夜饭来得集中,也结束得集中。”有餐馆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的时间,全部留给员工。也有不少老板采用另一种方法:关闭几家门店,将所有的留守员工集中到一两家餐馆,忙碌一顿年夜饭,“这样,员工按批次回家过年,轮流接替。”更有部分餐馆老板,从年初一放假到年初三,彻底给员工放个小长假。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