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曝光台 > 行业专题--美容业 > 正文
 

原价20可卖500 美容行业暴利揭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3日 11:42 经济参考报

  本报记者 陈黎明 

  一些美容院将价值20块钱的产品卖到四五百元;原价3000多元的羊胎素,售价接近4万元。这种超常规的行业暴利,不少消费者成了被宰对象。

  专业供货隐藏美容暴利

  “我们从不做广告宣传,因为美容院所有产品都是专业经营的,而且我们的产品是中法合资品牌,质量、效果都没有任何问题,能针对性地对各类皮肤进行有效疗养……”这是记者近日在一家美容院暗访时,其美容师的“说词”。

  有过美容经验的消费者都知道,在美容院里找不到市场上熟悉的品牌。无论是价格、质量、还是产品成分,都得“求教”美容师,进行“专业”讲解。辽宁省美容美发行业商会副会长王俊山说,目前国内所有美容院的产品都通过“专业线”供货,产品不做公开宣传,其质量、价格相对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不可知性。一位美容院经营者说,美容行业的暴利主要还是来自“专业”的掩护。沈阳市五爱市场是全国知名的批发市场,商品以价格低廉闻名。记者在这里暗访时,发现这里专门批发美容用品的商场里,一般产品都不零售给个人。营业员姜小姐说:“美容院是我们的顾客大户,要是零卖给个人,美容院就没法赚钱了。”姜小姐告诉记者,她们卖给美容院200块钱的产品,美容院的标价几乎都在1000元以上。

  据记者了解,五爱市场的商品鱼龙混杂,也有很多来历不明的美容产品批发零售兼顾。一种名为“法国水镜”的七件套美白套装,营业员愿意以五折269元的价格卖给记者,她说:“这个价格给你,虽然比卖给美容院的价格稍微高一点,但这种产品在沈阳的多家美容院里不知道要卖多少钱呢。”她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即使买回家再花手工费去美容院,最多10元一次,怎么算都比直接到美容院合算。

  法国诗婷国际美容连锁集团宝卉加盟管理中心总经理刘颖介绍,自从有了美容院,中国化妆品销售就分为“日化线”和“专业线”两种。“日化线”主要走大众零售市场,以进入百货公司、超市、商场为主,靠大众媒体的广告、柜台促销活动等推动销售,一些好的产品都有一定知名度;“专业线”产品则主要由生产厂家通过代理商,将产品直接进入美容院,并向美容院提供售后服务。厂家让利给美容院的利润相当可观,行业内通行的做法是厂家以三成左右的价格供货,有些厂家甚至以一成不到的价格供货。

  有“专业线”的掩护,美容业的高额利润顺理成章。沈阳宝岩工业集团董事长陈宝岩说,一些美容院将低价购进的产品以超出原价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售出,价值20块钱的产品可能被卖到四五百元。沈阳一家美容院原价3000多元的羊胎素,最终售价近4万元。

  信息不对称,自然使不少消费者都成了被宰对象。美容院经营者李先生说:“美容赚的大都是有钱人的钱,她们倒也不计较这些。”消费者郝女士则显然不同意这种观点,她说:“照这么算来,我花3000元消费美容院的产品可能真正造价只有100来元,就算花得起这冤枉钱,100块钱的产品用在脸上能放心吗?”

  “杂牌军”搅乱了市场

  沈阳市五爱市场有上百家专门经营美容美发用品的批发商店。在一家大型美容用品的批发商场里,记者询问一种名叫“卡利隆”的进口烫头水价格,营业员小姐介绍说,批发价格是16元一盒,买五盒送一盒;另外一种两剂的则是每盒20.2元,也是买五送一。

  然而,就是这种烫头水,一旦被采购员买回去,摆上美发店的柜台,身价立刻暴涨。据了解,多数小型美容机构都是从五爱市场批发美容产品。记者就此询问了一家美发店的服务员,店里的产品是不是从五爱市场进的货。这位服务员说,批发市场的产品不一定不好,起码价格比较便宜,一般老百姓也能消费得起。

  辽宁省美容商会一家会员单位的负责人认为,所谓美容行业暴利,主要指的就是许多运作不规范的美容院漫天要价的现象。两把椅子,一张床,几种美容用品,就可以开一个美容店。一个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店,低价从五爱市场买质量低劣的产品,雇佣专业素质欠缺的从业人员,由于没有什么品牌观念,十几元钱从批发市场买的产品动辄要价上百元。

  辽宁省美容美发商会副会长王俊山说,这些“杂牌军”严重搅乱了美容业的声誉。至于到底市场上有多少种美容产品,王俊山说:“这是一个不可能统计出来的数字,许多小美容院都经营多种地下产品。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沈阳市目前有2000多家美容院,每年新增的美容院上百家,其中近80%是个体私营企业,小规模局部经营是当前这个行业的特征。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是由于一些“杂牌”美容院不规范经营,获取的高额利润吸引了这些投资者的进入。

  自称有过一次“挨宰”经历的郝小姐说,前不久花500多元在一家美容院办了张三个月的消费卡,谁知刚享受了一次消费,脸上皮肤就开始过敏长“豆豆”。找美容院,人家说这是上火引起的,他们的产品没什么毛病。

  法国诗婷国际美容连锁集团宝卉加盟管理中心总经理刘颖说,美容行业内有条规矩:安全的就是最好的。只要产品不出问题,效果如何反正“谁也说不好”,这是相当一部分生产厂商信奉的经营宝典。在广州、深圳的郊区、乡镇分布着许多生产“中外合资品牌”、“国际知名品牌”的美容用品厂家。所谓中外合资不过是一些厂商瞄准美容行业的利润,在国外注册一个商标,回来找个地方就生产。一些甚至连厂房设备都是租用的,还有一部分企业甚至没有自己的厂房,靠“OEM”(贴牌生产)方式生产产品。刘颖感概道:“行业内戏称,不知道多少美容产品是‘搅拌’出来的。”

  一家美容用品批发商场的老板说:“对于多数美容院来说,只要不出大的质量事故,批发价格便宜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就能保证他们的利润来源。”

  当务之急建立行业标准

  辽宁省美容美发商会会长陈宝岩指出,我国美容业是一个自发产生、自行发展的行业,没有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的范畴,导致了部分美容机构牟取暴利、整个行业无规矩可循的混乱局面。她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一整套包括从化妆品的研制开发、生产、检验到包装说明的行业标准以及从业人员规范。

  陈宝岩说,美容行业目前涉及工商、税务、物价、质监、卫生等多个管理部门,但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管理机构,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及统一标准,整个行业发展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所使用和推广的美容技术也是五花八门。比如一次按摩有的需要几分钟,有的需要几十分钟;一种产品,这个店是百元,另一个店可卖出千元。大街上,“三天彻底祛斑”、“七天瘦身”、“一周美白换肤”等夸大概念炒作的宣传广告随处可见。法国诗婷国际美容连锁集团宝卉加盟管理中心总经理刘颖介绍,“纳米技术”、“DNA细胞嫩肤工程”等说法,从科学角度来说没有什么依据,只是一些美容机构故意借用时髦的医学科技名词。事实上,许多名词连他们自己都不能自圆其说。但工商等监管部门却表示对此也无能为力,一方面因为美容不是部门主管业务,从精力上无法顾及;另一方面也苦于无监管之策,缺乏国家统一的行业标准,规范监管工作无从下手。

  陈宝岩说,我国美容产品及服务项目中,高端产品几乎全部冠以“生物技术”进行市场宣传。对这些产品的成分、功效、质量检测没有统一标准,无法保证产品质量。一些美容院甚至以次充好,用假冒伪劣产品冒充“国际知名品牌”,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容行业的信誉,甚至直接危及到消费者健康和生命安全。此外,从业人员的良莠不齐也成为我国美容行业的发展障碍。目前国内从事美容行业的服务人员大都素质比较低,专业技能、从业经验都没有严格的限制。有些美容院培训几天的学员就可以上岗,结果不可避免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