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消费也理财-购车 > 正文
 

试营业战绩不佳 大众金融玩不转汽车信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5日 11:5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25日电 大众汽车金融公司在10月21日宣布正式开业,但这几天记者了解的情况是,在试营业的一个多月,在其北京的9家经销商店,大众汽车金融只签订了一百多个贷款协议。

  据京华时报报道,目前,大众汽车金融的运作,还面临着一些瓶颈:与国内商业银行相比,汽车金融公司同样没有更好控制风险的办法,而外资汽车金融机构因政策原因,其资
金成本要高于商业银行。因而,目前汽车金融对汽车消费的带动作用也就没有显现出来。

  控制信贷风险并无良策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低迷,有一个原因被认为是国内商业银行开始紧缩汽车信贷。而商业银行紧缩汽车信贷的原因,除了国家宏观调控外,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汽车消费个人信贷出现了大批量的欠款。“中国情况的确要比其他地方差一些。”夏复瑞承认,国内汽车信贷的风险控制是一个难题。“中国欠贷问题,比较严重。”

  据大众金融中国公司统计,国内目前汽车信贷的欠贷率在3% 。但更多的业内人士表示,这个数据是一个保守的估计。尽管如此,夏复瑞还是认为这个欠贷率已经相当高。他说:“在欧洲市场,这个数据在0.5%左右。”也就是说,国内汽车消费欠贷是欧洲市场的10倍左右。

  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因无法控制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而从今年中期开始紧缩汽车个人信贷。我们有理由期待,业内关注已久的汽车金融公司也许有更好的办法。但实际上,目前我们还看不到大众汽车金融在这个棘手的问题上有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之前的9月底,夏复瑞表示他们一般会派出人员到申请贷款的消费者家中进行实地考察,但这也许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方式。大众汽车金融(中国)公司董事长布莱宁说,他们了解这个体系,在明年就会建立,大众金融将借助这个体系来发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但这样的信用体系,究竟要到何时才能在国内得到有效推广呢?大众汽车金融究竟等到何时才能在汽车消费信贷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呢?目前,这还是一个谜。

  资金运作成本比较高

  大众汽车金融在国内的大规模发展还受资金规模的限制。

  大众汽车金融开张后并没有像大家想像的那样采取低利率的促销手段,反而其汽车个人消费的贷款利率要高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汽车个人信贷近20%。据分析,造成其高利率的一个原因,是公司目前的资金成本较高。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汽车金融公司最少的注册资金为5亿元人民币,并且只有两条融资渠道:一是股东出资(但股东必须是国内企业),另外就是从国内其他金融机构借贷。在国外汽车金融进入国内时,首家开业的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就选择了与上汽集团合资成立,双方共同出资。而大众汽车金融公司是独资公司。夏复瑞没有明确回答其资金来源,只含糊地表示来自股东的借款。据了解,大众汽车金融的5亿元注册资金,有可能是向其母公司大众汽车在国内的两个合作伙伴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借贷,转借来的资金成本因为回报等问题,其运用成本比较高。并且,5亿元的注册资本金对于一个金融公司来说还是显得远远不够。对于新的资金来源,夏复瑞表示,如果需要,将来有可能采取向国内其他金融机构融资的措施。

  难以有效拉动汽车销售

  布莱宁说:“我们在中国的核心任务,是成为大众汽车销售的催化剂。”显然,大众汽车是希望用汽车金融来带动大众汽车的销售。

  目前,大众汽车金融在北京9家经销商店已经运营一个多月。布莱宁表示,很快会在全国几大城市陆续营业,他同时强调:“在中国的进入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实际的情况是,大众汽车金融试营业以来并没有起到预期的能够拯救车市低迷的作用。在北京,大众有经销商60多家(包括奥迪品牌),选择出的9家经销商基本上是大众在北京销售最好的经销商,但这些经销商在一个多月的试运营业过程中,通过汽车金融贷款顺利实现汽车销售的情况还相当少。其在京最好的一家经销商向记者透露的数据是:通过汽车金融贷款售车的比例只有1/20左右。

  10月21日夏复瑞给出的数据是:“开业以来签订的贷款合同达到了三位数。”而内部的消息是,签订的贷款合同只有100份左右。相对这9家经销商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一家名叫“叶众”的汽车销售商介绍,他们一般每天能售车20多台,但通过汽车金融售出的车也就一台左右。汽车金融业务的开展,并没有明显地促进大众汽车的销售。(张利东)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汽车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