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消费也理财-生活 > 2004理财嘉年华 > 正文
 

2004理财市场十大关键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 07:54 每日经济新闻

  1.黄金

  黄金是2004年第四季度个人投资市场上的热门话题。鸡年的金条从首发至今身价步步高升,若非预定还很难买到;中行的"纸黄金"交易和工行新近试点推出的个人实金买卖都备受投资者关注。当然如今金价那么高了,是不是还能投资呢,专家们也是众说纷纭。对此,中国银行的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黄金投资应做好中长期投资打算,短期内应避免盲目操作
,以防高位被套。

  2.升息

  此次人民币升息是十年来的第一次,引起媒体、公众高度关注。对老百姓来讲,无非是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定期存款的收益调高了,但是相比物价指数而言,仍不免遇到"负利率时代"的尴尬;二是个人贷款的利率也相应升高,年底前将面临是否要提前还贷的选择。之后,市民对美元升息的反应就平静了许多,也未出现银行网点排队转存的现象。毕竟如今美元投资理财渠道要更丰富一些,选择外汇理财产品能获得比定期存款更高的收益。

  3.升值

  人币升值是个关注率极高的话题,上海大多数家庭或多或少有一些外汇:一些是为送孩子留学准备的,一些是海外打工的亲戚寄回的,另一些甚至是为了保值目的特地储备的。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明确表示人民币汇率会保持稳定,但我们还是看到出国旅行放弃购汇额度的人多了,银行柜面办理结汇业务的人多了。中行理财专家建议市民结汇要慎行,应保持家庭资产配置的多样化与合理化。

  4.人民币理财

  从10月份光大银行率先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以来,已有5家股份制银行投入了人民币理财市场的争夺战。但对于人民币理财这一新兴事物也存在着许多争议:一是名义收益是否符实,某些银行附加了存款一定金额的额外条件,实际摊薄了整体收益;二是是否有风险,毕竟理财产品与储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三是其中的长期产品会不会受到预期升息的影响,或者投资者购买国债、货币市场基金等其他产品能不能有更高收益和更强的流动性。争论归争论,部分居民储蓄资金转流向上述5家银行却已成事实。

  5.准货币市场基金

  开放式基金是2003年理财市场的"宠儿",但今年却令人大失所望。几个年初成立、规模超百亿的证券市场基金至今仍未升回面值,反倒

  是准货币市场基金不温不火,稳稳地赢得了投资者的心。目前,市场上的准货币市场基金收益大多到了3%左右,申购赎回又没有手续费制约,从赎回到入账基本在1~3天,可以说是目前流动性最好、收益相对稳定的理财产品。

  6."9.14行情"

  现在回首"9.14行情"觉得都有一点遥远了,股市回到1300点上下的尴尬境地里,让好不容易兴奋了一阵的股民怎能不失望?股民说中国股市就像中国足球一样问题重重,让人期待却又常常失望。不过,中央高层已经公开、明确地提出要抓紧落实"国九条",那就让我们期待一个规范的、积极的未来吧。

  7.房贷

  今日之"房贷"已与上海老百姓息息相关。年中宏观调控力度加大以来,各家银行为规范个人按揭市场纷纷推出了新的风险防范措施,针对"多头借贷""炒房"等现象严格贷款程序,提高贷款门槛。但沪上的多家银行(包括上海中行),也明确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广大百姓买房的正常贷款需求,通过不断开发新业务,加强风险控制措施,为房贷客户提供便捷、安全和高效的服务。

  8.欧元卡

  中国银行在亚洲首发的欧元信用卡是2004年值得一提的理财产品。随着9月欧洲旅游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上海人行走在欧洲,购物在欧洲。但理财市场上针对欧元的理财产品却是凤毛麟角,上海中行于是在2004年连续推出了以欧元为交易货币的"汇聚宝"外汇结构性理财产品、欧元信用卡等,弥补了市场的空缺。

  9.服务收费

  继今年7月1日中行宣布银行卡跨行取款收费之后,四大商业银行目前已对ATM机跨行取款全面收费。借记卡收费的问题从2003年热烈地讨论到2004年,北京、广州等地都有银行宣布借记卡收费,但上海银行卡市场相对平静,各行均在观望中。与收费相对应的是媒体报道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借记卡处于"休眠"状态,一言道破了问题的实质。休眠卡消耗着银行的管理成本,这是银行收费的出发点;为从不使用的银行卡"买单"让人心有不甘,则是消费者抗拒借记卡收费的理由。

  10.霸王条款

  消费者投诉银行"霸王"行为大多是针对服务收费的问题,在2004年里这种投诉大有向各个方面蔓延的趋势。房贷提前还款收取违约金是"霸王";银行卡失窃挂失前的费用要持卡人承担是"霸王";贷款逾期不还银行有权在媒体公布"黑名单"也是"霸王"……对此,银行反驳说收费我事先有公告,权利义务皆有协议可查,现在的银行并非一家垄断,消费者自有选择的权力,不合理可以拒绝。双方立场不同,看法当然迥异,这也许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来给个明确的说法。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理财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