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计回落 结构问题应重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9日 18:36 中国经济时报 | |||||||||
对于后期的价格调控,建议政府既要注意对价格总水平的调控,更要注意对目前价格变化的突出问题——价格结构性上涨的调控,要关注农村市场价格秩序和涉农价格变动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关注居民消费价格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以及医疗、教育收费提高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的10月份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增幅为4.3%,涨幅比9
综观前10个月CPI走势,可以发现虽然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有所显现,但消费品物价上涨不是全面的、大幅度的,而是具有很强的结构性。从构成CPI指数的八大类商品看,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价格继续下跌,但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保持一定幅度的上涨,根据测算,尽管三季度CPI上升幅度已超过5%,但剔除食品后的核心CPI上涨幅度大约只有1%,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物价上涨贡献度高达90%。因此,食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上涨才是推动CPI上涨的最大动力。8、9、10月份粮食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31.8%、31.7%和28.7%;肉禽蛋价格涨势虽然低于粮价,但也创下近年新高;另外一个涨价因素就是居住类价格,1-9月,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2777/平方米,同比提高13%,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幅度超过20%。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居住类价格从1月份同比上涨2.8%上升到9月份的6.4%,再到10月份的6.8%,这将是未来推动CPI上涨的一个潜在的主要因素。 对于作为CPI上涨最大动力的粮食价格来说,前10个月的粮食价格上涨并不是因需求增加引起的,而是缘于供给面的因素。截至2003年,我国已经连续5年粮食减产,2003年我国粮食库存与当年消费量的比率,处于197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从而导致粮食价格上涨,推动CPI上涨。2004年,为了鼓励和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国内粮食供给,国家出台了对农民直接补贴、减免农业税、对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预计今年粮食总产量可以达到或超过9100亿斤的预定目标,粮食价格预计会在高位运行,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再者,由于去年11月粮食价格同比增幅较高的原因,今年11、12月份以粮食价格为主的食品价格涨幅会进一步减缓,这会带动CPI同比增幅进一步回落。 对于影响CPI上涨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住房价格来说,虽然目前加息对住房价格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但预计房价在今年11、12月份开始有所回落货币供应量调控影响会滞后反映出来,前期控制需求的政策慢慢反映在CPI中。 食品价格、居住类价格增幅回落再加上去年翘尾因素基本消化等综合因素影响,将使得后期CPI涨幅回落,预计第四季度上涨3.8%-4%,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左右,高于年初确定的2%的调控目标,已进入一个温和通货膨胀阶段。根据传统的经验,3%-5%甚至6%以内的价格总水平上涨仍是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可以承受的范围,但仍需重视价格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决不能忽视价格的结构性上涨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影响。 (一)工业品价格涨势迅猛,对下游产品价格拉动的作用逐步体现,给后期价格上涨带来动力。前10个月,工业品价格同比上涨幅度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从1月份的3.5%上升到10月份的8.4%,1-10月份累计上升了5.8%。另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1-10月国内生产资料流通环节销售价格累计上涨14.02%,涨幅比上年同期增大了6.56个百分点。其中钢材价格1-10月累计上涨27.81%,8、9、10月同比分别上涨19.3%、21.1%和21.1%;有色金属价格1-10月累计上涨36.84%,8、9、10月同比分别上涨34.8%、37.7%和36.04%;原煤价格1-10月上涨13.43%8、9、10月同比分别上涨15.7%、14.75%和15.29%;石油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0.51%,8、9、10月同比分别上涨16.7%、18.9%和20.82%。这些原材料大宗产品价格呈普涨态势,可能会逐步影响到下游消费品价格上涨。生活资料价格指数从8月份开始逐步上升,从而影响到消费价格指数和社会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如果传导不下去,将会造成一些上游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效益滑坡,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加大。 (二)价格运行中行业结构差异明显。首先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10月份同比上涨10.9%,以后还有上涨的趋势。而生活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只有1.7%,而且几个月来基本上保持了稳定,两者相差近8个百分点。从时间上看,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比生活资料价格指数提前14个月上涨,而生活资料价格指数自今年年初才开始正增长,传导时间延长。其次,从工业结构内部看,虽然重工业和轻工业价格指数同步上涨,但前者快于后者,而且涨幅差距扩大,7月份重工业和轻工业价格指数增速之差由3月份的4个百分点扩大为8个百分点。即使在重工业内部,采掘、原料、加工三大行业的价格涨幅差异也较明显。采掘业涨势较猛;原料行业价格上涨较为温和;加工行业价格指数在7月份开始比较稳定。 (三)价格运行中城乡差别大,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于城市,其中,粮食和居住类价格相差最大。自去年7月份以来,农村价格涨幅一直高于城市,两者相差近1个百分点。今年1-9月,农村CPI累计上涨5.2个百分点,而城市CPI累计上涨3.5个百分点,前者要高出1.7个百分点。从CPI构成上分析,农村粮食和居住二类价格均高于城市近2-3个百分点,医疗保健价格要高于城市1-2个百分点。农村粮价和居住类价格涨幅高于城市,其原因:一是农村居住类的用电价格高于城市;二是农村食品支出占消费品总支出的比例高于城市;三是粮食涨价的时滞效应。农村是粮食涨价的源头,农村先涨,城市后涨。另外,农村消费品价格基数低、流通渠道不畅,流通成本高于城市市场、市场规模小,其单位经营成本较高也是农村价格偏高的原因。 (四)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影响差别也比较大。在城市当中,小城市食品价格上涨幅度普遍高于中心城市,使得居民小城市和低收入居民食品支出比重明显增加。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对辽宁、山西等9个省的省会城市及部分县级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城市食品价格上涨幅度普遍高于中心城市。 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使得城市居民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普遍增加,而对于城市低收入家庭来说,其食品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大,所以食品价格上涨对他们的影响更大。南京低收入居民家庭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由2003年的33.7%上升到今年前9个月的36.97%,上升了3.27个百分点,升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08个百分点。沈阳市低收入居民家庭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由2003年的32.92%上升到今年前9个月的34.25%,上升了1.33个百分点,升幅也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对于许多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小城市来说,如辽宁灯塔县、山西吕梁市离石区、陕西大荔县平均收入居民家庭用于食品方面支出比重的上升幅度比各地省会城市的平均收入居民家庭分别高出了3.09、1.71、5.6个百分点。 总的来说,对于后期的价格调控,建议政府既要注意对价格总水平的调控,更要注意对目前价格变化的突出问题——价格结构性上涨的调控,要关注农村市场价格秩序和涉农价格变动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关注居民消费价格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以及医疗、教育收费提高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作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 刘满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