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佩斯北京办伟大的表演展 刘小东领衔表演艺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5日 09:28  新京报
佩斯北京办伟大的表演展刘小东领衔表演艺术
本次展览中,张洹展出的作品《为池塘增高一米》是一次行为艺术的照片

  本报讯 (记者 李健亚)上世纪90年代,行为艺术不断地在“表演”,而中国的绘画、影像作品中是否也具有表演性?昨日,记者获悉,即将于8月28日在佩斯北京开幕的“伟大的表演”展中,刘小东、赵半狄、张洹等艺术家将展出他们的绘画、影响创作中具有“表演性”的作品。据悉,本次展览将于10月16日结束。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30年来,对其发展的历史不断地有各种视角的回顾,而即将在佩斯北京开幕的展览“伟大的表演”,则是从“行为”这个特殊的视角来回顾中国当代艺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

  行为艺术是一场表演,然而此次“伟大的表演”展中,除了展示一些行为艺术家的行为影像外,还将展示刘小东、赵半狄、邱志杰等30位当前活跃的艺术家的绘画、影像、装置等作品。观众可以从这些作品中看到,即便是静态的创作,也带有很强的“表演”性质。

  比如即将在展览中展出的张洹作品《为池塘增高一米》,就是1997年一次行为艺术的照片。张洹邀请了四十位刚到北京打工的外地人参与这次行为艺术,参与者们各自站立在池塘中,随后张洹也进入池塘。他将这次行为艺术用镜头捕捉下来,而在此次“伟大的表演”中展出的就是这次行为艺术的影像。

  而刘小东的《葬》也赋予绘画以表演性。冷林指出,这幅作品描绘的是盘旋的鹰隼俯视着葬台上的死者,刘小东同时录制了其写生的过程,并还原了写生现场的生动性,“这一过程也颇具表演意义”。

  ■ 展览源起

  佩斯北京相关负责人冷林表示,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史中,比较有意思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而那时的行为艺术颇为活跃。于是便萌发了以行为艺术来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想法,“行为艺术有一种表演、夸张的成分,以这个标准来看中国90年代以来的绘画、影像也有表演成分”,冷林解释这种“行为意识”与同时期中国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有关,“当时大家都有表达自我的欲望,因此,在静态的绘画中也能转换成行动的爆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