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看似古金砖:实是徽墨绝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1日 09:31  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近日,记者于“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宣城市文房四宝专业市场采访时,在“名匠坊”文房四宝店的“古墨”专柜中,发现一套五枚弥足珍贵、卓然传世的徽墨绝品——“金砖墨”,夺人眼球,甚感好奇。征得“名匠坊”工作人员的同意,当即将这套“金砖墨”取出,一睹为快。

  这套“金砖墨”,每块外观形同墙砖,墨的上下左右正背面表面均喷有一层金粉。每块墨的长度为7.7厘米,宽3.7厘米,厚2.1厘米,重111克,为原徽州“胡开文”老墨厂所制;墨的顶端,阳文凸起“胡开文制”字样。下端阳文凸起“作登03F334”编码;5块墨的右侧面和左侧面分别刻有阳文“九江府提调官知事悵懋叶司吏杨亨湖口县提调官主簿袁士恭司吏徐文彬”等字样。

  中国收藏家协会文房之宝收藏委员会副主任、宣城市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云龙先生向记者透露说,这套5枚弥足珍贵的特种纪念墨,是上世纪80年代初南京博物院按照明代南京古城墙的样子生产的“金砖墨”。据墨厂负责人介绍,这款“金砖墨”,当时共定制了1000套,墨的形状、刻字均与明代南京古城墙墙砖,且限量绝版生产。历经变迁,不知何故这批定制纪念墨留在了墨厂,但可惜的是只剩下了一部分,后被购回带至宣城收藏时,被藏友们争相购去。目前,这批“金砖墨”所剩无几,仅做珍品留下陈列在“名匠坊”中。

  据查,由王克昌先生等编著的《明南京城墙砖文图释》一书记载,建造南京城墙所需的城砖数量惊人、重量骇人,且每块烧制的城砖两侧分别刻有府丞、判官、知县、提调官等各级监制人姓名和造砖人户、造砖人夫、匠人、佃人等直接生产者姓名,涉及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32府、148州县、4镇以及行省与系统,共计190个不同的署名单位。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