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千元画瞬间身价升至十几万(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0日 10:02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幸好家中还堆满了从前收购来的书画。那时候本地的许多国画家一辈子都没有卖过画,而青年画家也苦于卖画无门,很多时候杨凯花几十元、几百元就能买到一幅画。尽管四川盆地文化氛围浓郁,但当时本地艺术品市场还没有火爆,张大千、齐白石等名家的画作也很容易低价买到。

  杨凯很快就发现,上海人对四川书画不感冒,但广东人喜欢。他也乐得当起了“串串儿”,张大千、齐白石的名人字画、四处收集的明清古代书画,从四川倒到广州、深圳就能卖上两、三倍的价钱。他在本地花几十元、几百元买到的画在沿海地区能卖到数千。他甚至在深圳“折腾”起了拍卖会,每场下来几十幅字画成交他也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据杨凯的妹夫介绍,在这十几年里,杨凯在全国各地奔走,每年在家的时间都不到三分之一。这股不肯停下来的闯劲,既是帮助杨凯成功的发动机,也让他吃足了苦头。

  人脉相助送仙桥东山再起

  2000年春天,当他的生意做得如火如荼时,当地有人找到杨凯要求他在青城山投资一个艺术画廊。经受不住再次创业的冲动,除了拿出手中的现金,杨凯还借了几十万元砸在这个项目上。由于青城山空气湿润,最后画廊中所有的字画都生了霉,他也落了个“钱物两空”。

  祸不单行。由于长年奔波在外,杨凯的妻子向他提出分手,他的人生跌入了又一个低谷之中。尽管钱没了、家散了,他的人脉资源还在,沈道鸿、钱来忠、尼玛泽仁等都是他很熟的朋友,家中的藏品市场价值也在日益走高。2002年,他来到了成都,在送仙桥开了西部画廊。

  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回暖,杨凯的画廊生意也开始好转,此时他却开始想“抛弃”中国书画。通常情况下,一幅画卖出去后画廊和画家是三七分成,但杨凯发现许多画家自己也在卖画,而且价格定得比画廊还低。这样,画廊卖力给画家做宣传反而赚不了钱。

  在国画市场价值被发掘之后,各种赝品盛行于市场,更有很多画家在金钱的诱惑之下丧失了创作的严谨性,反复地画市场欢迎的题材。对于有些文人意气的杨凯来说,这样的无序让他感到不安。

  战略转型

  D“串串儿”变身当代艺术推手

  在2002年之后,杨凯忽然意识到,自己看起来一直都在赚钱,但充其量是在做一个“串串儿”的角色而已。他也曾想过突破,曾往电视剧行业、广告行业、房地产行业砸过不少钱,但最终发现自己还是喜欢艺术,还是在艺术圈子里打转。最终,他成为了一位当代艺术的幕后推手。

  投身当代艺术“蓝海”

  在中国,有不少闪亮后迅速陨落的私营企业家。经历了上次“损兵折将”的杨凯也开始反省自己,为了能够让企业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他报了川大MBA的课程,周末两天上课风雨无阻。

  在2004年,和油画家杜泳谯的结识让杨凯和当代艺术结缘,对新诗长久以来的喜爱让杨凯对同为新生艺术形式的当代艺术倾慕不已。由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运作沿袭国外做法,艺术家、画廊、批评家、拍卖行之间的关系相对规范,而油画也很难大量复制创作,杨凯觉得这个领域是区别于中国书画的一个“蓝海”。

  杨凯想要开个经营当代艺术的画廊,在他征求艺术界朋友的意见时,周春芽就淡淡地回了一句话:“你要想做当代艺术,就必须拿出时间,拿出心思,不可能又做中国书画,又做当代艺术。”

  经过内心的挣扎,杨凯关掉了从前的西部画廊,开始筹备自己的K画廊,专做当代艺术。

  他有65个合作代理艺术家

  当然,周春芽的“做当代艺术前景很好”一语言中。据杨凯自己称,在2005年左右,他订下一些何多苓、周春芽、张晓涛、郭伟的作品,很快就以几倍的价格卖出。在当代艺术火爆的时候,许多客户从杨凯手中以10万元买走的画作,过一段时间后已经翻了10倍。目前,K画廊共有65个合作代理艺术家,他们的创作包括影像、架上绘画、水墨、装置、雕塑等。

  即使在去年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之后,杨凯仍然花数百万元购进油画。对于他来讲,认准的好艺术品就要收入囊中,而他到目前还没有买房。同时被抄底的,还有年轻的艺术家。2009年画廊和两位80后画家李果和郝朗正式签约,而杨凯的计划是今年共签约4位艺术家。

  据他自己称,作为艺术家推手的他已经成果累累,在他举办的各种学术提名展、青年艺术家特别推荐展上,来自南宁的白东亮、重庆的李彬彬、达州的郝朗等青年艺术家都被艺术机构发掘,原先几千元一幅画的身价立刻飙升到了几万元、十几万元。

  包装年轻艺术家需要3~5年

  “知名艺术家的风险低,但是回报固定。年轻艺术家的风险高,但是收益惊人,这就靠自己的判断力了。”据杨凯表示,包装一个年轻艺术家需要3~5年的时间,因此画廊准备在这4个艺术家身上砸下重金。除了给艺术家一些创作费用外,画廊还负责包装、推广他们的作品。一旦某位青年艺术家日后成名,画廊就做了笔一本万利的生意。

  为了履行推动机构的职能,在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上海艺术博览会、艺术北京等展会上,都有K画廊的身影。

  杨凯表示,一般来说画廊和许多画家的关系都只是松散的代理关系。这次他们选择签约的几个画家都已经有了两三年的合作,画廊对他们有了充分的考量。

  “首先,我们要去和这些画家聊天,倾听他的思想。现在画得不好不要紧,技法方面的东西可以慢慢培养,但要看他的画是否有一种气质,有艺术家的敏锐和天赋。”杨凯认为,之所以需要很长时间考查,是因为艺术家画出一副好画有偶然性,如果许多幅画都很好才说明艺术家思想和手上功夫比较平衡,具有真正的发掘潜力。

  与此同时,勤奋的青年艺术家通常对艺术比较虔诚,往往能够得到画廊的青睐。而艺术家和画廊本身也会互相考量。这一次,和他们画廊签约的郝朗就是他在四川美术学院俞可的课堂上发现的。杨凯表示,本来郝朗很想去北京的其他画廊,认为那儿能够给他最好的平台和空间,但经过几年的合作之后感觉不错才决定和他们的画廊签约。

  “那在艺术圈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你的身家又有多少?”记者好奇地问。

  杨凯迟疑了一下:“我可以告诉你我手上的东西,明清书画、近现代中国书画、当代艺术作品共有500多张吧。这些艺术品有几千元一张的,也有数十万上百万元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