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明清金铜佛像收藏日渐升温 国内成交价偏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 09:52 京华时报

  

明清金铜佛像收藏日渐升温国内成交价偏低

鎏金佛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明清金铜佛像是佛教造像术之一。明代时期金铜造像迅速发展,形成了永乐、宣德年间最高造像水平的“永宣金铜造像”,此时的造像面相饱满、造型优美,艺术水平极高。清代造像则继承了明代的风气,做工精细,是藏传金铜造像的高峰期。现在这些造像不仅仍是佛教徒膜拜崇奉的对象,更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逐渐受到中外收藏界的广泛关注。专家认为,明清金铜佛像必将成为中国古代佛像投资市场的主体,国内市场的升值空间还很大,值得投资。

  明清金铜佛像拍卖渐升温

  记者日前从拍卖会现场观察发现,以前很少有人问津的明清金铜佛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拍卖价格也不断攀升。1月16日,北京万隆拍卖有限公司2008迎春拍卖瓷玉珍玩专场上,共征集到20件明清金铜佛像,第2209号拍品明万历铜错金菩萨造像拍出了297万元的成交价。红太阳国际拍卖公司的2008迎春拍卖会上,一件编号为1481的清代铜鎏金降阎摩组像从41件金铜佛像中脱颖而出,估价68万元,而最终拍得154万元。

  一直关注明清金铜佛像市场的红太阳国际拍卖公司业务经理王维告诉记者:“在改革开放之前,很少有人关注金铜佛像。自2000年后,内地的收藏爱好者开始专注于佛像的专题收藏,但当时拍卖公司推出的作品很少,销路也不是很广,价格偏低。直到2004年,金铜佛像市场才开始体现出它的优势,当时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大威德明王鎏金铜佛像以1798.375万港币落槌,2005年北京翰海秋拍中,一件明铜药师佛坐像以11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内地拍卖市场佛像成交最高价。2006年10月,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尊15世纪初明代早期体形最大、手工最细致的铜像———明永乐释迦牟尼坐像更是以1.04亿港元的价格落槌,这些拍品的高价成交极大地带动了金铜收藏拍卖市场。到了2007年,匡时国际拍卖公司春拍一件明宣德铜鎏金无量寿佛像以2750万元人民币被一位辽宁买家请走,使得金铜佛像市场又创新高。其中,明代早期的铜佛像尤其是永乐、宣德时期的在国内外都是价格最高的,国内一尺高的官造金佛像可达1500万元以上,但数量非常稀少。”

  佛像艺术价值决定经济价值

  佛像鉴定专家、首都博物馆副研究员黄春和介绍说,现在拍卖会上,比较常见的要属藏传和汉传两种系列的佛教造像,相对来讲,藏传佛像的拍品更多,而且目前留存下来的佛像又比较成系列,特别是其中明清时期的佛像,代表了藏传佛教造像成熟的艺术特点,工艺和材质都更为讲究,也更有观赏性,所以在市场上一直受到藏家的青睐。

  除了数量的稀缺和工艺的精湛,王维认为,佛像艺术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佛教高深的哲学、美学思想集中凝聚在佛像里,可以说每一件都包含了古人的艺术生命力,比如明早期的汉传佛教造像,身材比例比较适中,身躯饱满结实,线条简洁流畅,丰腴而不虚,近人而不俗。造像胸部、腹部的起伏和平简的外衣形成对照,富有整体感。从造像的风格上来看,更加贴近了生活。从造型配饰上看,菩萨基本上是袒露上身,下着大裙,肩上搭有帔帛等等。服饰贴体而轻柔,视觉效果非常逼真。藏传佛教造像,内地宫廷的造像注重整体鎏金上光,藏地的佛像则注重远视效果,喜欢镶嵌各种矿物,包括绿松石、青金石等,有的只在脸部鎏金或贴金。而同为藏地造像,受克什米尔风格影响的造像,多以黄铜铸造,澄黄亮丽,他处少见。同时,眼与白毫常以白银镶嵌,唇部和衣纹喜欢用红铜镶嵌,使整体造像显得非常华丽。而现在的佛像只有技术支持,神韵却很难做出来。因此,需要收藏者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因此,金铜佛像的思想和艺术精神内涵才是最被看重的,艺术价值决定它的经济价值。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