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南昌一收藏者藏品揭开历史婚礼民俗谜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7日 17:34 新浪论坛

  “我收藏到一件罕见的清代瓷画春宫图,而且该图还是女儿出嫁时,娘家送给女儿压箱底的嫁妆。”近日,南昌市民饶大春向本报报料,称自己10多年来专门收藏婚庆用品,甚至各个时期的结婚证也是他的收藏对象,如今已有百余件藏品,这些藏品宛如一部流动的历史,见证着婚礼民俗演变——

  瓷画春宫图原是婚俗陪嫁用品

  “你看,我这里收藏了很多的宝贝哩。”近日,饶大春在自己的私人收藏馆,拿出自己多年来收藏的婚庆用品,兴奋地向记者现宝。饶大春称,在他收藏的众多婚庆用品中,一个心形胭脂盒颇为难得一见。

  记者发现,这个心形胭脂盒是瓷土烧制而成的,从外形看这个心形胭脂盒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打开这个盒子,这里面隐藏着瓷画春宫图哩,这是10年前从一个收藏爱好者那里高价购得的。”饶大春兴奋地告诉记者,当时为了不上当受骗,特意拿着这个心形胭脂盒找到了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智范鉴定,许智范反复仔细鉴别后,鉴定为这是乾隆年间的一个婚俗用品,从瓷画上人物的穿着来看,春宫图是以明代人物为主要造型,这样的瓷画春宫图主要是娘家陪嫁时,送给女儿压箱底的嫁妆。现存的这件清代瓷版画春宫图陶瓷胭脂盒,对了解当时的婚俗文化,非常有价值。

  “经过文化大革命等特殊年代,目前,这样的婚俗用品在收藏界已不多见。”饶大春为得到这样一件藏品显得很兴奋。

  春宫图是洞房花烛夜的性教材

  那么,清代时,女儿出嫁娘家缘何送春宫图给女儿做压箱底的嫁妆呢?

  饶大春揭开了这个谜团,原来在清代,按照习俗,

新娘在出嫁时,新娘的父母要送给女儿很多嫁妆。一般而言,嫁妆是跟随女子由娘家到婆家,成为她们在新家庭中的“私产”。

  “清代,大多数女子拥有对自己嫁妆的独立占有权和支配权,她们在支配嫁妆的同时,逐步加大其对家庭事务的影响,赢得家庭和家族成员的尊重,确立起她们在新家庭或新家族中的地位,因此嫁妆对新娘来说是很重要的。”饶大春透露,一般来说,娘家送给新娘的绸缎、布匹、家具等会在大众面前打开或者展示,但是在清代,按照习俗,新娘的父母也有教育新人如何度过花烛之夜的性生活的责任。

  “为此,新娘的父母就偷偷送给女儿心形胭脂盒,把春宫图隐藏其中作为洞房的私用物,这个特殊嫁妆是不会在大众面前打开的,而是放在嫁妆的箱底。新娘父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含蓄地教育新人,如何度过花烛之夜的性生活,可以说是古代的性知识教材,看来那朝代的人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般封建保守,其实他们很开放。”饶大春这样解释娘家缘何送春宫图给女儿做嫁妆的秘密。

  “公道杯”让新郎不被灌醉

  饶大春收藏的一个新郎新娘用来敬酒的“公道杯”令人拍手叫绝。

  “我们现代人结婚,一些新郎不胜酒力,醉倒在

婚宴上的场面不少,但古代的新郎却凭借一个神奇的酒杯,能控制酒量而不被婚宴上的客人灌醉。”饶大春称自己收藏的酒杯“公道杯”,最让他大开眼界。

  这个酒杯神奇之处就在于可以控制酒量,让来宾给新郎倒酒不能过量,因为酒杯的中央有一尊人体全身塑像,酒杯的底部有一个小孔,又称“逢吸孔”。

  “当酒水倒至塑像的颈部时,不能再往里面添加酒了,再添加就意味着超标了,这时整杯酒就会从酒杯底下的小孔一泄而空。”饶大春觉得这个“公道杯”太神奇了。

  “酒杯中塑像里,可能根据物理原理,隐藏了小机关,一旦添酒超过了塑像的颈部,就会触动塑像里的机关,导致杯中酒外流。”饶大春称。

  数十种结婚证见证不同时代

  除了收藏这些罕见婚庆用品,饶大春还收藏了数十种不同时代结婚证。

  在饶大春的私人收藏馆,记者发现一张1939年的“鸳鸯谱”,也就是那时期的结婚文书,但是在这个结婚文书上贴有一张十元的印花税票。

  他还收藏了一张1955年的结婚证书,富有鲜明的全民劳动生产、国家爱好和平的时代特色。如这张结婚证是“奖状式”彩印版,四周饰以彩色花卉和麦穗,上方为六面国旗和两只和平鸽,中间为红五角星和麦穗,下方为齿轮,中央一个大红双“喜”字。正中间有隐隐约约四个大字“互敬互爱”等图案。

  而“文化大革命”发生后,结婚证换上了“革命化”的面容。当时的结婚证书为“折叠式”:证书的内页上面是毛泽东穿军装的头像,以及红旗、毛主席语录和结婚登记内容。

  “这种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证书,已成为众多藏家求觅的对象。”饶大春说。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