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扬州百姓倾心为古城护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1日 10:21 新华网

  扬州古城改造热火朝天,隐藏在民居里的宝贝也来了个大起底,让人感叹不已的除了这些宝贝,还有不断涌现的市民几十年自觉护宝的故事。

  古稀老人37年守石碑

  75岁的谢宗遐老人,刚刚搬离那间生活了37年的老房子,和老伴租住在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阴暗小平房里。虽然条件依然简陋,但他的心终于踏实了,因为他守护了37年的古碑前不久已被文物部门安全移走了。“这下算是真正交到国家手上了!”谢宗遐说。

  37年前,谢宗遐进

扬州西园大酒店工作,很快分得了一套住房。在清理房间的时候,他发现一面墙很奇怪,仔细一看,原来是块石碑被砌进墙中,碑高两米,上面有两条腾飞的凤凰,下面还有一个莲花底座。单位一位领导得知此事后,嘱咐他:“这是文物,文物属于国家,你要好好保护。”这句话老谢记了一辈子。他将床搬到石碑面前把它挡起来,又弄来些石灰水彻底给石碑“化了个妆”,之后老谢就多了个“毛病”,不请外人进家门。

  一年一年就这样过去了,长大的子女为孝顺父母,决定给破旧的老房

装修一下,没想到老谢一听就跳起来:“不行,一装潢别人不就知道咱家的秘密了吗?再说装潢肯定要钉钉敲敲,万一碰着刮着石碑,将来怎么交公啊?”固执的他最后自己做起了瓦匠,动手开了个天窗,算是解决了房子的采光问题。不过憋不住心里的好奇,他还是将秘密告诉了一个好友,在好友的指点下,他通过查看碑文里显示的名字,大体了解了这碑可能是光绪年间扬州天宁寺的“藏经楼重修碑记”,而老谢的这个住房就是当时天宁寺的僧房。

  今年,扬州市决定重修天宁寺和天宁寺藏经楼,这一极具文物价值的石碑终于有了出头之日。经文物部门鉴定,此碑是天宁寺最珍贵的文化说明。

  “牛皮纸”下的瓷屏

  记者采访尚君义、彭向羚夫妇出奇地困难,尚先生开口就说:“东西交了就行了,我不想这么高调,本来就是公家的东西。”

  逸圃,作为扬州市级

文物保护单位,古城改造它也在动迁之列。尚家夫妇就住在逸圃院内一幢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中。交房门钥匙时,彭向羚有一件事放心不下:她家“隔扇门”上牛皮纸下藏着的秘密要有个交代。

  原来13年前他们住进小楼时,就发现两侧木板“隔扇门”上镶嵌着12幅约30厘米×80厘米的白色瓷板,瓷板上作有花鸟虫鱼国画,全部“赤裸裸”地一目了然。很快就有文物贩子找上门来,出价1万多收购瓷画,这引起了彭家人的警惕。虽然不清楚瓷画的文物价值,但他们认为,这些画最起码是逸圃的原始物品,肯定具有历史价值,不能让它流失。于是,彭家人找来牛皮纸遮住瓷画,然后用白纸糊好。就这么简单,瓷画在牛皮纸的保护下“逍遥”了13年。前不久,动迁工作开始,彭家特地叫来东关街道的领导,撕开牛皮纸,郑重交还12幅完好的瓷画。有趣的是,他们还要求市古城办为瓷画打了张收条。

  彭家精心保存的瓷画为何物?据专家介绍,彭家所称的“隔扇门”,其实是叫碧纱橱,用来“隔断”房间。而用瓷板画来装饰,即“镶瓷碧纱橱”,则是逸圃的一大特色,是目前已知的绝无仅有的一处,具有很高的文物与历史价值。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莲花街坊的王荣全是一名普通职工,他对于古城保护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10年来,他带着自己的相机为这个古城留下了2000多张古建筑照片,为了这些照片,他已经花费了上万元。在他家中,有一张自制的扬州古城区文物古迹分布图,也都是他自己一个个跑下来的,上面密密麻麻标注了约200处古建筑区,闲时他会到处去“巡视巡视”。王荣全还有一些”灰头土脸”的收藏品:石砖、瓦片、木雕,他说这些东西都是在一些老房子被拆的时候捡回来的。经鉴定,有宋朝的瓦片,明清的石砖,他说,这些东西将来都要免费捐给国家。

  在扬州的古城改造中,涌现出不少古城保护“积极分子”,这些可敬的市民正用各种力所能及的方式保护着这个美丽古城曾经的历史痕迹。(汪 滢)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