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一年升值13倍 剪纸收藏春天来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5日 21:30 赢周刊

  传统的剪纸艺术,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和文化。在中国,作为文化形态影响最广泛的就是剪纸。它就地取材,质料便宜,不需精雕细琢自有其淳厚古拙或纤巧天成之风趣,令人百观不厌,一直为藏家所喜爱。

  而近两年来,中国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的高潮,作为与之有关的剪纸也迎来了有史以来的升值“春天”;业内人士甚至预测:2008年奥运会要在北京举行,这是一次展示中华民俗文化的盛会,而剪纸正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代表,也将迎来一次大的发展机遇。

  □实习生 李晶韵

  一幅剪纸拍出16万

  在拍卖市场上,剪纸的高价值其实早已被认识过。在国外,众所周知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幅剪纸作品曾经拍到6.9万美元的高价;国内,2004年的深圳高交会展中心上也有一幅剪纸拍出16万元的高纪录;而“2007

义乌文博会”上出现的那幅被台商估价为80万元的剪纸——“清明上河图”,更使人们感慨着剪纸价值的不断攀升。

  民间剪纸艺术种类繁多,花色万千。从全国范围来看,民间剪纸艺术呈现出“北犷南秀”的特点——北方的剪纸比较粗犷,南方的剪纸则讲究玲珑剔透。

  记者近日在北京潘家园最大的国际珍藏版中国民间老剪纸售卖店中,见到了大量的剪纸作品。店长李先生告诉记者,如今升值最快的剪纸品种几乎都来自南方。

  “目前浙江乐清、广东佛山是价格涨得最快的剪纸作品来源地,只要是这三个地方出来的作品,升值速度都比一般作品来得更快。”李先生如是说。

  好藏品一年升值13倍

  据了解,有着“剪纸微雕”之称的浙江乐清细纹刻纸、广东佛山铜蹲铜凿等一大批细活绝活一直以来都是物以稀为贵;以前鲜为人知时价格飙升速度还不算太快,但在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对民间剪纸进行全面抢救的今天,其收藏投资价值已是无可限量,因为“它们代表了国内剪纸的最高水平。”

  “判别剪纸收藏价值的高低,除了看地域因素以外,还要看工艺和收藏编号。”工艺的落脚点当然在纹路,肉眼就可以仔细辨别;而如果带有“PC(paper class)X号”的剪纸,其价值也会略高,涨幅偏快。

  李先生随手拿出一本名叫“友谊之花”的小套剪纸,底页印有“PC—20”:“这套作品一年前只值50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660元了。”

  经营地域显差异

  剪纸收藏有一个怪现象:虽然价高的作品源于南方,但这些作品在北方的流行度却比南方高得多,至少在北方城市街上可以见到很多经营剪纸的小店。

  李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城市文化街区开设一家专业销售手工艺剪纸的门市,那些经营中高档作品的店铺,如“关公”、“清明上河图”、“

红楼梦”等之类的作品,装裱起来,效果更佳,价值也会抬升。

  “有的剪纸作品的零售价定在100元左右,但成本在5元左右,装裱费用也不过十多元。”可见,一天销售两三件作品即可获得较高的利润;

  他们的目标顾客一般都是剪纸爱好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并且忠诚度非常高,三天两头就往这里跑。大部分源于念旧的情愫。”

  而南方这类剪纸店铺的氛围就相对弱些,不管是数量还是经营效果上。记者从广州有关的剪纸市场上了解到,经营剪纸的店铺以及品种都是屈指可数。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韩艳坦言,这是南北文化差异的原因,“对于传统文化重视的程度南北存在差别,所以形成了不同的市场氛围。”

  谨慎看市:霜冻未完全过去

  □实习生 李晶韵

  制约剪纸收藏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价格。虽然它与其他很多工艺品一样,有着巧夺天工的手艺,但长期以来却饱受“廉价”的压迫。“基数”低了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前景的发展,但一定会影响其发展速度。

  慎防有价无市之尴尬

  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剪纸博物馆已于9月初在广灵正式开馆迎客,广灵县蕉山乡同时被东西方艺术家协会授予“国际剪纸之乡”称号;

  而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也于今年的8月22日~25日在山西大同市和广灵县举行;

  全国各地有关剪纸的艺术节也于近日纷纷蜂拥而起;“剪纸迎奥运”的新闻也频频见诸于报。

  广州也成立了粤首个以剪纸为主题的艺术展览室。其中主要展览陈列了由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韩艳捐赠的60幅剪纸艺术精品——总之,将一切有可能推广、宣传剪纸发展的展览空间利用得充分又具体。

  这股态势是否就意味着剪纸市场前景就一发不可收拾地滚滚向前了呢?

  “价值在升,但其前景得依形势而定……”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韩艳指出,地域因素仍然占主导层面。据韩艳介绍,自己在剪纸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扩散的影响力,还只是停留在“兴趣与喜爱”的程度,并没有将手中任何一幅作品以市场价值的形式售出。目前为止,收藏自己作品的都是一些服务机构。

  “尽管受中国近两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年风潮的影响,剪纸迎来了升值发展的‘春天’,但办这个展览室并没有往市场的角度考虑,目前只是停留在建立公众对它的认知阶段,毕竟广东还不具备这样成熟的买卖市场。”

  南方市场有待培育

  广东是全国工艺美术的四大重点省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之一,工艺品种数千个。可工艺品市场多年来却一直很低迷。

  一件工艺家的工艺品,在国内卖几百元的价钱,令一些外国友人都非常惊讶:“如此精美的手工艺品怎么会这样便宜?”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由于收藏界对广东民间工艺品的认识不足,关注的人不够多。

  而众所周知在工艺美术行业内,“传承”是个关键词。但目前有许多一大把年纪的民间工艺师,子女不接班也没有传承人,他们也不知道如何走入市场。

  “广州这样的地方,虽有“市场”的机制氛围,却没有热爱作品的氛围——至少‘氛围不足’。”韩艳遗憾地谈道。

  所以,要想产业化、市场化,首先得打响自己的品牌,其次要培育市场,先培养人们的欣赏水平再谈民间工艺走向市场以及产业化。

  “剪纸展览馆的建立就是想依托博物馆这样一个供人们经常参观的平台,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欣赏到它。”

  而这之后,就需要有一个推介本地民间工艺的销售平台将剪纸的影响力发扬光大。销售平台的搭建,离不开民间工艺家自身的努力以及政府部门和社会的支持。据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罗学光透露,协会年内将组织并鼓励广东民间工艺师将自己的作品送往其他地方,甚至走出国门,去展示和销售我们的民间工艺品;并且在明年将民间工艺品展搞成展销会。

  “如果将这些办法持之以恒地实施下去,相信无论是剪纸作品的设计还是销售都能得到大的提高。市场会逐渐变好的。”韩艳乐观地坦言。(《赢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