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成都造古琴知音满天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5日 18:10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古人有云:“琴由技而艺而学而道,然琴学之道,莫不赖器以传”。在成都,常年坚持学习古琴的学生有近千人,学习过古琴的人达数千人之多。谁在为这么庞大的古琴群体提供古琴?成都琴的地位如何?它的市场又有多大?经调查,记者惊喜地发现,成都川派古琴发展欣欣向荣的同时,也带动了斫琴业发展。目前,成都有10多家专门斫琴的作坊,每年为海内外提供的古琴有上千张之多。曾成伟、何明威等成都斫琴大家制作的古琴更是享誉全国乃至世界。业内专家评价说,古琴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成都已经成为全国斫琴业重镇。

  成都古琴接收海外订单

  “斫”之字义为砍、削。古人砍木造琴,“斫琴”便成了“制造古琴”的文言词,斫琴家也就是古琴制造专家。成都斫琴作坊有10多家,每年制作上千张古琴,这些古琴不仅满足了本地古琴爱好者需要,还发往中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据一古琴作坊负责人介绍,由于成都古琴历史悠久,制作精良,音韵厚重,很多外地古琴爱好者选琴只认准成都古琴。据透露,成都古琴作坊制作的古琴除了在川音附近销售满足本地市场外,还与海外古琴经销商合作,搭起海外古琴销售平台。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不少作坊负责人还发现了网络的力量,纷纷通过互联网牵线搭桥,接收海外订单。

  名家古琴8至12万元一张

  “要说全国谁斫的琴最贵,那要数成都的何明威,他的一张新琴要8至12万元;要说谁斫的琴最好用,成都的曾成伟绝对是其中之一,北京的古琴大师李祥霆就是用他1996年制的古琴来演奏。”昨日,谈及成都的斫琴名家,北京古琴经销商孙先生赞不绝口。他告诉记者,何明威、曾成伟两位斫琴大家享誉古琴界,均是难得的“道器并进”的古琴艺术家。他说,由于身体原因,何明威一年只能斫一张琴,而曾成伟一年也仅斫8张琴,简直供不应求。客人如果想要何明威或曾成伟两位大家的古琴,只能采用预订方式购买。“两位大家制作的古琴除了音色出众外,最吸引客户的是他们对于琴的态度。”孙先生透露说,两位大家完全是将古琴当作一件艺术品来创作。完成制作后,他们并不会急于将古琴交给客户,而是把它留在身边“养”一段时间,亲自弹奏调音,直至油漆、木料全部干透,音色纯净深沉后,才将其交出。这样的艺术品,怎么不让客户爱不释手。

  理论研究助推古琴发展

  就算有了古琴,如果没有曲谱,被传为千古佳话的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后人也只能通过书中的描绘来感悟了。在成都就有朱舟、唐中六等全国琴学大家,多年来他们研究古琴历史、理论,整理出大量古琴乐谱,为古琴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据了解,目前,唐中六等本土琴学家已经整理出版了《草堂琴谱》《巴蜀琴艺考略》等10余部川派古琴著作,其中部分著作还填补了全国古琴研究空白。这些著作不管是数量,还是学术价值,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据悉,本土琴学家已整理出从汉代至明清的琴谱8部,共140多首古琴乐曲。

  延伸阅读

  古琴名家为藏家“养琴”

  记者注意到,随着古琴的升温,古琴收藏也渐渐火起来,很多不懂古琴的藏家也纷纷加入古琴收藏行列,导致花重金收藏下来的古琴只能“藏在深闺”,这既不利于古琴保存,也不能让名琴发挥作用。可喜的是,现在古琴界出现了一个有趣现象:有些藏家将自己收藏的名琴寄放在古琴名家那里,请名家将其“养”起来,可谓一举两得的好事,名家用名琴演奏,既让更多的古琴爱好者领略了名琴魅力,也让名琴在不断弹奏中保持了最好的音色。

  专家点穴

  揭开成都古琴畅销之谜

  成都古琴为何畅销海内外?著名琴学家、国家一级作曲家唐中六为记者道出了其中原因:一、历史悠久。成都斫琴技艺在汉代时就已兴起。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扬雄便在成都斫琴。唐代成都雷氏家族的“九霄环佩”琴更将斫琴技艺推向登峰造极的境界;二、气候适宜。成都气候温湿,最适合古琴上的土漆挥发,很多干燥地区气候反而不利于土漆挥发。所以,成都出产的古琴色泽光润、音色醇厚;三、材料适合。成都有大量制作古琴所需的桐木、梓木,这让成都古琴制作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四、古琴氛围好。成都古琴氛围浓厚,名家云集,学琴者众多。这犹如一张无形的名片,扩大了成都古琴的知名度,这一点是成都古琴行销海内外的主要原因。

  本报记者 王嘉 赵斌 朱大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