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他收藏了150栋古宅(图)(3)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7日 20:52 外滩画报
“有了屋前两棵松,老宅才活起来” 修缮兴建一幢古宅比建新房子要困难得多。黄修志专门聘请来的王工程师手中只有最简单的图纸,房子的面积、布局,都要受到现有材料的限制。因为建筑材料长年失修,腐烂不少,很多买回的老宅经过清理后,体积会大幅缩水,利用率很低。 园林门口,有一处古代的回廊,柱子都用麻布包裹,网状的布条在风中飞舞。黄修志说:“在古代,都要用麻布把木头包裹起来,然后再上漆,这样柱子才不容易腐烂。” 黄修志为此从乡间请来了50 多个工人,专门在他的工场里“修旧如故”。他在园林里经常遇见他们,对每个人都能亲切地叫得出名字。黄修志说:“你要把他们当艺术家对待,不要催活。催急了,他们就做不好了。” 可是,谙熟中国古代营造技术的能工巧匠越来越难找了,就连老房子上的茅草顶都成为难题。黄修志甚至派人去江苏淮安,在当地找到新茅草,这种草过二三十年都不会腐烂,而会做茅草屋顶的师傅,最年轻的也67 岁了。 因此,园林里的工程进展缓慢,几年来,完工的建筑只不过6 幢而已。王工程师说:“因为这些建筑都严格要求用旧建筑中拆下来的东西,这样才能还原历史。比如院子里的窗棂,需要20 扇,但现在只有10 扇,我们就得等,等到颜色、尺寸都一样的来了,我们再开工。” 黄修志对于工期一向不介意。他说:“自私一点说,我要把这个事情留给自己慢慢做。对我而言,这是一个享受。”营造古宅费时费力费钱,为了修复咸丰年间一个叫“时宣堂”的牛皮草货公所,黄修志先找树。他找到了两颗古松,然后才把这座三进的院子修了起来。“有了屋前两颗古松,这座老宅子才活起来了。谁看见老树,谁都会相信这屋子一直在这里,地老天荒。” 黄修志说。这座牛皮草货公所,是旧时牛皮草货商人歇脚之地。公所的石碑上刻着“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黄修志很喜欢。 在修复“时宣堂”时,黄修志要求连地板都按当年细细的木条拼成,老房子的内墙面,也要用传统的方法来复原,涂墙时不用水泥,用的是石灰、纸筋和稻草的混合原料。 事实上,屋子里的桌椅摆设也是古董,因为簇新的红木家具显然与整个老房子格调不符。屋子里的雕花木桌用了清代一个大宅横梁的料“。因为它腐烂后,只有这一节可用。” 黄修志说。“时宣堂”被黄发现时,里面已经住满了72 家住户。一对新婚夫妇把子房间门口的大柱子锯掉了四分之一,以方便出入“。这根柱子,我们想办法修复了,就差一点。”他感叹道, “如果这些建筑我不买的话,就真的被毁掉了。”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