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暴利催生和田玉替身(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14:38  京华时报

  爱家国际收藏中心“相玉人家”掌柜孙先生,同时也是英国宝石协会国际珠宝鉴定师(FGA)以及中国地质大学珠宝鉴定师(GIC),他透露,由于目前北方和田玉雕刻成品的价格远低于南方,可以适当投资一些北方雕玉大师的作品,因为这些大师的艺术造诣其实并不比上海一带的工艺大师差,只是缺乏市场运作经验,因此日后有升值的空间。

  谨防和田玉市场“崩盘”

  李彦君预测,由于目前和田玉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如果继续炒高,其“崩盘”的可能性也将加大。首先,和田玉的有些替代品靠科技检测不了,靠人眼力辨认也有局限性,且能够分辨的专家十分稀少,普通的收藏者更是无从辨别;其次,和田玉的替代品在全球储藏量巨大,符合国家“和田玉”标准的青海玉每年产量约3-4千吨,俄罗斯玉保守估计每年也有500多吨,其它还有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朝鲜半岛等地区的类似玉石尚待开发;再者,因为和田玉不是消耗品,而是人们拥有一定数量就会达到饱和的消费品。

  他举了国内外历史上投资失败的例子,如荷兰在17世纪把郁金香花炒得很高,几万英镑一盆;长春的君子兰花在八十年代初最高炒到30万元一盆,现价3元;玛瑙也曾被古代视为珍宝的一种,现在由于探矿技术的发展,普遍使用机械采矿,致使大量玛瑙矿被发现利用,矿石用推土机推,一个玛瑙浴缸也不过数千元了。和田玉目前就存在着这样的投资风险,软玉矿藏在世界储量是很大的,而且国外目前除俄罗斯外,还有大量开采,而我国除新疆地区、甘肃外,仅青海格尔木每年产量就达三四千吨,这多半是用来做首饰、佩饰、陈设等艺术品,因此和田玉目前价格被推高,预计市场极可能会出现类似“崩盘”的结果,投资者一定要小心谨慎。

  -专家支招

  如何识别和田玉“替身”

  在玉雕行业里摸爬滚打了36年的玉雕大师马学武形象地描述了产自和田、俄罗斯、青海三种玉石的感官差异:“新疆和田籽玉就像绵羊身上刚割下的白花花的羊尾油,温润、油光四溢;羊尾油放了三天,结成板块,颜色纯白,但死板、沉闷,就像俄罗斯白玉;而青海白玉则如同进行脱脂处理过的羊尾油,油分沥干,以水为主,像玻璃一样通透并发灰。”

  李彦君也表达了自己分辨青海玉、俄罗斯玉与真正“和田玉”的方法,他认为青海玉也有白玉、青玉、碧玉、墨玉等与和田玉相同的品种,只是在细微之处从颜色上的变化来鉴别,如青海玉一是颜色不匀,深浅不一;二是透明度比和田玉大;三是杂质多;四是广泛有透明度较高的纵横线条,玉器行称为“水线”;五是颜色整体偏灰、偏暗。

  俄罗斯玉的颜色除玉皮色外,显得比较均匀,但是不及和田玉润度大,有些发干,但经过油浸、蜡浸处理会增加润度,可以弥补发干的缺陷。俄罗斯玉也有大量形似中国和田玉的籽料,但与中国籽料不同,表面氧化层也很重,白色的氧化层也很厚,紧贴白色氧化层下面有类似和田玉籽料的糖色,但俄罗斯料的糖色呈黑色或黑褐色,颜色比较单一,氧化的现象及糖色通常渗透玉料内部,这种自然现象很多被利用做仿古玉器,其自然氧化腐蚀的特点常常使人联想到玉器的老旧现象,成为战国、汉代玉器高级仿品的绝佳“替身”用料,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玉器保护小贴士

  1.避免与硬物碰撞。玉石受碰撞后很容易裂,有时虽然用肉眼看不出裂纹,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破坏,有暗裂纹,会大大损害其完美度和经济价值。

  2.尽可能避免灰尘。日常玉器若有灰尘的话,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于玉面,应以温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冲净,切忌使用化学除油污剂液。若灰尘长期未清除,则可请生产玉器的专业工厂用专门的超声波清洗和保养。

  3.佩挂件不用时要放妥。最好是放进首饰袋或首饰盒内,以免擦花或碰损。高档的翠玉首饰,更勿放在柜面上,免积尘垢,影响透亮度。

  4.避免阳光长期直射,会影响玉质。尤其是芙蓉玉、水晶、玛瑙等受到高热会爆裂,更忌接近热源。

  5.佩挂件要用清洁、柔软的白布抹拭,不宜使用染色布、纤维质硬的布料。

  6.玉器要保持适宜的湿度。玉质要靠一定的湿度来维持,尤其是水胆玛瑙、水晶类的玉器。水胆玛瑙在形成时期,里面就存有天然水,若周围环境不保持一定的湿度,很干燥的话,里面的天然水就容易蒸发,从而失去其收藏的艺术和经济价值。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