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玉收藏者达数百万 民间收藏大有可为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 13:31 北京晚报
民间收藏值得鼓励 原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吕济民先生认为:“民间文物投入市场,进入流通领域,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的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民间文物市场,历朝历代都有,而且经久不衰。” 他认为,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各种各样的文化遗存像散沙一样无处不在,如果仅靠国家文物部门做收藏和保存,是非常不够的。历朝历代那么多的珍贵文物能够流传至今,民间收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进步、国泰民安,民间收藏也逐渐形成热潮,已成为人们执著追求的一项重要活动。文物收藏保存不能光靠国家操作,民间收藏触角无处不至,其力量也无穷无尽,国家收藏和民间收藏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才是保护文物避免损毁、失传的正确途径。 他认为,此次中国古玉器研究会自筹资金在中华世纪坛举办《首届中国民间古玉展》,就是民间收藏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 著名玉器鉴定家周南泉先生说,大约距今10000年前,中国许多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农业、畜牧业,开始制造磨制的石器,人类从依赖天然赏赐过渡到生产经济阶段。 随着磨制石器的生产发展,出现用同样方式制造,但所用材料为质料较坚硬、色泽较美丽的石料生产的工具和佩饰物。这种用“石之美”者制作的物器,就是中国最早的玉器。 他说,中华文明号称五千年,而中华玉文化则至少存在了七八千年,可以说玉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的重要根基,伴随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玉与中国人已经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有必要向整个社会介绍中国玉文化发展史,普及玉器知识,使人们真正的爱玉、懂玉,怀着一颗对华夏先祖的感恩和崇敬之心,抱着对后世子孙负责任的态度来面对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研究才能知古而观今 南京博物馆研究员汪遵国先生饶有兴趣地说,我有幸参与长江下游重要遗址的发掘,对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诸文化玉器均有所研究,尤其关注良渚文化玉器的鉴定。 研究良渚文化,需要对良渚文化存在时间与空间做科学的界定,对良渚文化的发展脉络,良渚文化之后的马桥文化以及其后的夏文化、商文化,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良渚文化时期,古人的物质生活已达到相当高的文明程度,所以研究才能不断提高鉴赏能力。 此次,《首届中国民间古玉展》亦有良渚玉琮和玉镯等精品展示,说明中国民间藏玉具有很大的文化底蕴,知古而观今成为其显著特色。 给齐家文化玉器以更多关注 著名玉器鉴定家雷从云认为,齐家文化玉器,至少在清中期之前,已被关注,受帝王喜爱。齐家文化玉器,是黄河上游地区考古的重要发现,是考古工作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目前对齐家文化玉器的认识甚少。直至近年出版的玉器著作还认为,齐家文化玉器的种类仅有十余种,其功用主要是工具和礼器两类。著录照片几乎全部为简单粗糙、素面无纹的玉刀、玉璧之属。不少人将其定为“良渚玉器”、“龙山玉器”、“新石器时代玉器”或“夏商玉器”。甚至还有博物馆的业务干部将一些难得的齐家文化玉器精品斥之为伪作而将其拒之门外。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