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神秘气息笼罩中国艺术品拍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0日 09:24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译/禤光毅

  前一段时间,在苏富比的拍卖会上出现了最让人惊叹的中国艺术品拍卖。这场名为“中国早期金银器精品”的拍卖总共拍得930万英镑(1809万美元),全场126件拍品中,只有3件流拍。

  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差不多100件唐宋年间的银器还有一小部分更早的金器,其来源被蒙上了一道神秘的面纱。这些藏品的主人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尽管在市场上这方面的藏品并没有出现过。

  目录中,紧接着封面页出现的一则短消息加重了这种神秘气息。标题是“卡尔·肯普博士(Dr. Carl Kempe)”,这则短消息这样写道:“这一组在这个目录中推出的中国金银器还有同一组的2008年4月11日在香港售出的藏品是唯一的一组早于20世纪上半叶收藏的中国贵金属器皿。这些藏品由瑞典实业家乔安·卡尔·肯普博士(1884-1967)收藏,他是一个成功的生意人。”

  心急的读者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肯普闻名世界的藏品是他的后代在出售。但是苏富比并没有这样说,并且他们有一个好理由——这个生意人曾经极其珍爱的藏品在十年前就已经离开了他的家人。

  肯普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收集到的这些藏品,都给了他的两个女儿——维朗妮卡(Veronica)和戴安娜(Diana)。

  从这个时候开始,这些珍贵的器皿就成为了波·盖林瑟威德(Bo Gyllensvard)的目标。盖林瑟威德是东方博物馆(Ostasiatiska Museet,斯德哥尔摩)的馆长,同时也是肯普的一个朋友,曾经跟他一起去过中国。但是肯普并没有像他们俩共同的朋友、瑞典的金·古斯塔夫·阿道夫(King Gustave Adolph)一样把藏品捐给国家。阿道夫把他的陶器和铜器都捐给了国家,但是肯普在他的遗嘱中写道,如果他的藏品要出售的话,它们必须卖给瑞典的博物馆。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他的两个女儿分开了,一部分明清时期的陶器就转手到了伦敦的吉瑟普·埃斯肯纳茨(Giuseppe Eskenazi)手上,他是西方顶级的重要中国艺术品的拍卖商。但是藏品中的金属器皿没有碰,大部分都在斯德哥尔摩附近的埃克尔桑达的宫殿(Palace at Ekolsund)里展出。

  维朗妮卡·肯普·比约令(Veronica Kempe Bjorling)的前夫拉尔斯·比约令(Lars Bjorling)是一个古典歌唱家,他在一次电话采访中说,她对她父亲的收藏十分的自豪,表现得就像是一个真的管理者,并对前来研究这些收藏的学者们表示欢迎。

  维朗妮卡和她的妹妹戴安娜·肯普·托尔斯托伊(Diana Kempe Tolstoy)在如何处理这批她们共有的财产上意见并不一致。随着她们的分歧越来越大,最后只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了,那就是把这些藏品卖掉。这对姐妹对这些藏品的商业潜质有一定的了解。在1993年,她们让埃斯肯纳茨对藏品进行了估价。这项工作很困难,这个伦敦拍卖商说,因为这些收藏分布在两个大洲的三个地方。此后,他就没有再听到更多的消息了,而且他也没有觉得这件事十分的出人意料,尽管他知道肯普曾经希望这批藏品留在瑞典。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