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媒体艺术的前世今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02: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姜长城

  毫无疑问新媒体艺术是个相对而言的词汇,现今被大家习以为常的创作门类在其诞生之初都是被看做新媒体的。从上个世纪以来,新媒体艺术就被特指为与科技发展,尤其是与电子科技发生关系的一种艺术创作门类。

  与科技联姻的新生儿

  像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存在一样,一些人赖以创生的工具往往是另一些人热衷的玩具,新媒体艺术正是那些“不务正业”的艺术家像玩具发明者一样搞出来的。时至今日,这个门类在其最早的繁荣地的发展基本经过了三个阶段,并在与社会各方的互动中呈现出不同的质感。

  20世纪初的先锋艺术时期:机械时代、电影时代。

  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实验艺术时期:电子、电视时代。

  20世纪80年代至今:数码时代、计算机时代、网络时代。

  早期的创作只是些非常稀少的个体性行为,因为那个时候无论是在创作环境、相关资助和传播渠道方面基本上都处在原始状态。真正的新媒体艺术萌发期应该是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最大的平台支持就是大众电视网络的普及覆盖。

  艺术创作和传播渠道的高端化引发了众多的兴趣,许多的著名博物馆如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惠特尼美术馆等开始收藏并展示这些艺术品,相关的培训、服务和研究机构和传媒系统也是日益完备。这样的一个生态链的搭建完成也就具备了商业介入的前提,画廊和博览会中新媒体艺术已经是声势颇大,来自科技和艺术结合的冲动正刺激着艺术家和商家。翻看近几年这方面的赞助商,你会看到苹果电脑、SONY公司、CANON公司、IBM公司等一片电子科技的大鳄。

  所以说这个方面的探索显然从来都不缺少支持者,但是其在艺术拍卖公司中出现却的确是个姗姗来迟的项目,苏富比和佳士得公司对这个门类的信心也是最近才开始显现。

  中国新媒体艺术尚在起步

  中国新媒体艺术的起步是相对较晚的,基本上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才有艺术家涉及这个方面,基本上是说我们一开始就进入了西方同行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所以相对来说有些先天不足。在这个方面有所建树的艺术家比如张培力、杨福东、周啸虎、冯梦波等人,人数少的可怜。

  在展示和推介方面,目前国内也基本上搭建了一个学术大展、商业推介、学术论坛和传媒出版的生态链,上海双年展是在这个方面贡献颇多的大型展示活动,最近启动的每年一届的新媒体艺术论坛在学术和传播方面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画廊、博览会和后来跟进的拍卖机构对这个门类的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正是这些组成了中国新媒体艺术存在和发展的硬件。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