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7年中国油画雕塑及当代艺术高端市场分析(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 13:40 新浪论坛

  在中国艺术品交易全球两中心的香港、北京,出现一个惊人的巧合,即当代与非当代千万元作品的数量比例几乎均为1:1,无疑,这说明两个中心市场相对来说容度比较大,全面。在全面中,差异亦是显见,即:香港在前辈经典油画方面成绩领先,徐悲鸿等多达6位画家的作品在这里达到千万元价格,而北京在当代写实占尽优势。至于“红色经典”方面,只有北京一地出现千万价格,这说明它的交易中心在北京,在留有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中国大陆。香港、北京被视为交易中心,除市场培育时间最久、容度最大外,从成交量和千万元天价拍品的数量上来看也是名符其实——两地的千万元作品加起来达到43件,占总数量的三分之二,成交额则超过9亿元,占总高端成交额的60.9%.从价格纪录来看,经典写实与当代作品的最高价格纪录双双诞生在香港,徐悲鸿《放下你的鞭子》和蔡国强《APEC项目》均超过7000万元,达到千万美元。

  纽约、伦敦千万元涌现数目加起来占约五分之一。从价格上来看,方力钧、张晓刚、岳敏君、曾梵志、王广义等人的价格纪录均在两地创下,然而,这一事实背后富含的意味,更多的层面还在于中国当代艺术已经拥有了公开交易的国际平台。这个平台的形成不易,惟其如此,更需对高价谨慎以待,只是初建——纽约苏富比推出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主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是在2006年春,而伦敦佳士得也在该年度秋拍的“战后和当代艺术”(Post-war & contemporary art)和 “当代艺术”(the Contemporary Sale)两个专场上推出了一部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也即是说平台搭建只是一年多的时间。再看高价数量最多的香港、北京,香港佳士得于1985年、北京嘉德于1994年分别推出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拍卖,高价基于23年、14年的积累之上。实际上,对于市场而言,中国当代艺术是新兴的盈利门类,拍卖行没有义务也从来没有责任从学术上来推介它——说到底拍卖行是一个商业机构,它是以赢利为根本目的,对于没有文化亲近的跨国拍卖公司行尤其如此。他们要尽的是市场推动的责任,而市场行情一旦不好或者问题凸现,他们完全可能取消这个部门,一如纽约苏富比当初取消中国书画部门一样。谨慎是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国际交易平台的持续、长久、健康,而非仅作为拍卖行的一时盈利之器。

  还有三件作品的高价由国人创下:香港刘銮雄分别以逾亿元买下安迪·沃霍尔和高更的作品,而雷诺阿的作品也在北京以1120万元被上海藏家纳入囊中。与此同时,一些藏家开始在画廊、博览会上着手收藏国际艺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是当鼓励、击掌相庆之幸事,还是危险的发轫?

  应当说,对于收藏家个体而言,开始收藏国外的当代艺术作品,是视野的拓宽,是其个人趣味的选择,无可厚非。但对于一个机构、公共收藏而言,在目前阶段却未必就是方向。公共收藏须遵循艺术史主脉,要脱离个人好恶,且要彰显民族文化的判断与艺术主张。

  我们记得,1980年代日本经济如日中天时,日本人支撑起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惊人天价。19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收藏者在经济上付出惨重代价,而艺术市场也多年不振。实际上,价格的背后涉及到文化自信力,日本没有真正支持本土当代艺术的学术体制与市场机制。大和民族经济强大了,但内心深处对其民族最根本的文化艺术的当代走向方面没有判断,他们把目光转向欧美,臣服于他者的文化、他者的眼光与规则,也便等于把自己民族文化的话语权转手让人。现下中国的经济一再被拿来跟20年前的日本相比,而中国富豪们财富来的更为凶猛快捷、知识水平不若前者。这种状况,又如何能够判断、选择、支持我们新文化艺术的方向?国人视野中的“国际艺术”,恐怕有类当初的日本,主要是制定游戏规则的强势的欧美艺术,绝少看到印度、俄罗斯、拉美、非洲。同时也应当看到,纵使目前出现艺术市场火热的状况,也只是个别的私人资本进入,大量的民间资本、机构资本并没有进入到收藏领域。当这些资本明白艺术的重要,择机进入,让他们选择什么?是重蹈我们一衣带水邻居的覆辙,还是走我们自己的路、力推开放自信的中国新艺术?

  至于建立世界艺术馆,自当是我们的目标——中国至今没有一个世界艺术馆,而是文化大国,无不要保存全人类文化艺术财富的。不是非要大国的梦,一个国家,如果强盛而不为民谋福,不是为民所享,大而霸权专制又有何用?世界艺术馆是为了保存和传播人类已创造的文化成果、精神文明,观古鉴今,为了新的创造。但我们要建立世界艺术馆,或许不是在此时。历史上,国外大世界艺术博物馆,一类是建立在武力掠夺基础上的,或者是廉价的非法或合法购买。今天看来,这些无疑是不值得效仿且需要谴责的。现在的美术馆是建立在捐赠免税基础上的,没有制度保障,没有有效的艺术品避税法律出台,没有各国各界人士通力而为,我们是不可能建立起世界艺术馆的。目前,以我们的正在成长中的经济实力,以高达33%的艺术品关税,以还未储备足够的艺术人才、掌握权力、还未建立起文化自信力的情况下,一切是奢谈。目前宜以推动中国艺术为先。国外我们可以关注、应当关注的是年轻艺术,一无价格“接盘”之忧,二可拥有主动,体现艺术判断力。

  一年之内,千万元天价数十次炫人眼目,让人们为之惊喜,为之咂舌,为之怦然心动。然而,我们是否更应为之沉思?思考高价背后,是保藏文化的内在冲动,还是牟利的驱使?若纯然从牟利出发,如许之多天价一年间突然降临,未尝就不是对欣喜者与贸然者的另面提醒——利之所在,众资聚来,而有些“资”之所以来,恰为谋君之“资”;此外,古往今来又有哪一种商品永远价格上涨?更需长思的,是我们的收藏选择与文化走向——繁荣、疑虑与转折的当口,或许恰恰隐含着建立自己鲜活而自信、有判断、不媚不伪中国新艺术与新艺术机制的良机。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