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艺术市场:人人都是预言家(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6日 13:23 新浪论坛

  如此野心勃勃的项目,没有争议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凡是将艺术和金钱扯上关系,很难不引发争议。偏偏这两者形影不离地天长地久着。法国人怀疑是不是真的能够把文化带给那些骑骆驼卖地毯的人。《NEWSWEEK》报道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购买西方文化”,引用了卢浮宫伊斯兰艺术部名誉馆长马修·伯努·泰勒的话说:“这纯粹是一项交易。”已经被吸引建立分校的巴黎索邦大学校长皮特也以反问表达了自己为何认可“交易”的原因:“难道人们不明白,是因为美第奇如此富有,我们才有了米开朗基罗和多纳泰罗吗?”而极力促成此项目的法国外交部特别顾问道松维尔则说的更直接:“这笔资金会让法国有能力再从国际市场上收购艺术品。”当然阿联酋内部也有反对与赞成两派声音,只是最终的结果始终向着赞成的方向进行着。

  实际上,只需要看看卢浮宫、奥赛、大英博物馆门前永远排着的购票长龙,没有政府不为艺术引发的“钱潮”动心。

  早在两年前,卢浮宫即有兴趣在中国设立一个分馆,但是无论他们希望在北京还是上海,中国都不可能开出阿布扎比的条件。中国有中国的优越感:欢迎来,但是费用请自己解决!

  无论是文化还是艺术,东方或者西方,当今的世界,与购买、消费、资本产生直接联系已经即成事实,谈论合理性与否的问题,多少有些无力。现实问题是如果不得不面对艺术消费的问题,那么话题本身是否能从拍卖市场这单一话题上再扩大一些?让“购买中国艺术”变得更广泛更有影响力,甚至更有争议一些?哪怕异想天开一点把中国的某一个重要博物馆开到巴黎去?每一个投资的人都会明白,独撑一条木舟总不如搭乘一艘巨舰来得宽敞。

  艺术的这条巨舰要求包括更强大的拍卖公司,更权威的艺术机构,更长久的美术博物馆,更现实的法律规范等等。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这艘船来说,只有市场明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一个张晓刚不够,加上一个曾凡志也不够,把四大天王、70后明星全加上仍远远不够。要知道,我们是拿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去应对西方数百年的硕果。失去中国这条大船,再天才的个体,也难跨越西方的彼岸。

  回到涨和跌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就不再拘泥于过去的市场、现在的经济形势、买家的构成和新进场的数量,核心也是根本的问题在于,2008年在亚洲一系列的热闹登场的双年展中(广州三年展、上海双年展、横滨三年展等一系列展览),中国的艺术家能够创造出多少有价值的作品来?继已经开始的民间美术馆、各类大艺术区开发之后,2008年还会有多少有实质性意义的艺术发展规划出现?甚至美术院校的体制改革本身都是关乎未来的重要议题。如果这些都在发展中,而投资人的资本又足够充裕,与其投资股票,为什么不买艺术品呢?买这个决定,可以无关涨跌。毕竟艺术品最低的投资功能还可以欣赏,而股票则仅仅是数字而已。任何经济环境和市场都有周期,高了有低的一天,低了更有高的可能性,而艺术品,永远都只有一件。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