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寻找古窑陶瓷的四项注意(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05:14 理财周报

  其次,要注意陶瓷的纹饰。古代陶瓷纹饰繁多,但按类别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装饰四大类。对不同时代要掌握其不同纹制手法。比如最常见的云纹,元、明、清就有不同的“朵云”,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绘制方法。了解了这些,才能正确地判定每一件陶瓷的年代。

  第三就是要看陶瓷的造型。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比如同是饭碗,唐代、明代和清代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造型。

  最后就是要看款识。款识也叫年款,是在一件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心里,身的中部或口缘等部位,书写上某某皇帝的年号,如“大明成化年制”等字样,以表示年记。这种年款,有一部分是专为宫廷烧制的,叫“官窑”款;有一部分是民间烧制的,叫“民窑”款。除了注意各朝写款的规律、风格和特征外,还要注意各朝写款的颜色。不同朝代使用的颜料不同,其呈色也就不一样。以青花瓷为例,明代至清代初期的青花款,在放大镜下可见其色下沉,周围有细小的均匀的小气泡,清代后期的仿制品则没有这种特征。

  收藏词典

  五大名窑

  五大名窑指官窑、定窑、哥窑、汝窑和钧窑。

  官窑瓷器胎土呈黑灰或黑褐色,胎体较薄,施釉较厚。釉色是官窑瓷器技术和艺术上的最高追求,它创造出粉青、月白、米黄等釉色,这些釉色色泽幽雅,透明感降低,釉层厚而匀净。

  定窑以产白瓷出名,胎体洁白,釉是象牙白色,质地坚实。除了大宗的白釉瓷器,定窑还烧制少量的酱釉或绿釉器,酱釉器又称“紫定”,是传世稀少的珍品。

  哥窑瓷采用多次施釉的工艺,使青釉浓厚青翠,色彩幽深,创出了粉青、梅子青等绝顶釉色。汝窑瓷器在历史上一直是备受重视的珍品。汝窑胎体较薄,胎质细腻,器物成型和修坯工艺一丝不苟,烧制也十分考究,底部的支烧痕迹小得如同芝麻粒,底部施满釉。它的釉色为天青釉,色彩青幽含蓄,釉质厚如凝脂,釉面开细碎的冰裂纹。目前传世的汝窑器物不足百件,分别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地。

  钧窑制品是专门为宫廷烧造的御用品,以豪华奢侈为尚,选料严格,不计成本,工艺要求更高。钧窑制品都由官府派职官把关监选,合格者当选,其余一律砸碎就地深埋。钧窑造型端庄,技艺娴熟,尤以红、紫为基础,熔融交辉,形如流云,灿如晚霞。因此民间有 “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

  (理财周报记者 罗率整理)

[上一页] [1] [2]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