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形神兼备汉唐铜镜越藏越俏(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2日 11:00 华夏时报

  购藏铜镜从何入手

  专家认为,判断一面铜镜的收藏价值一般可从以下4点考虑:

  第一,艺术性高,反映古代高科技的如战国镂空镜、汉唐镏金、嵌螺钿、金壳、银壳、透腿等特种工艺镜;第二,品种稀少,最好能见证一段历史事件,如唐代打马球镜,证明了足球起源于中国;第三,保存状况好,由于铜镜埋藏时间较长,锈蚀程度越小越好,最好是银光灿灿的“水银镜”或者黑漆如墨的“黑漆古”;第四,纹饰的清晰度是关键,铜镜收藏中讲究版模,头模镜最受欢迎。

  不过,这些标准往往也被造假者如法炮制来制作赝品,如果收藏者只是按图索骥的话,很有可能买到赝品,所以还应掌握一定的辨伪知识。

  “听声”,用手敲击铜镜,通过铜镜发出的声音来辨别真伪。由于新老铜镜在制作时,铜、锡、铅等原料配置的比例不同,因此,其发出的声音也不相同。老的铜镜普遍声音比较低沉、圆润。而新仿的铜镜声音比较清脆,甚至是刺耳。

  “看形”,观察铜镜的形状,从形状上对古铜镜的真伪进行辨别。为保证铜镜能具有真实、清晰的效果,古人在铸造铜镜时,镜子的大小和弧度有严格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讲,小一点的铜镜可以看到比较平缓的弧度,超过20厘米的铜镜就基本是一个平面,看不出明显的弧度起伏。而新仿的铜镜弧度与镜子的大小普遍不成比例,大铜镜弧度很大,小铜镜弧度收缩不自然。所以,仿制铜镜照出的人和景物,往往不清晰,甚至变形。另外,唐汉战国都以高锡青铜铸造,质地硬脆,银光荧荧,易破碎。唐以后使用高铅铜铸造,色泽红、黄,铜质软韧。这就是汉唐多烂镜,而宋金少有烂镜的原因。

  “辨锈”,古铜镜一般入土千百年,其锈色坚硬自然,层次分明,新仿的铜镜上的锈是后做上去的,很多伪锈都是用各种胶水调和颜料涂抹上去的,强度较低。所以能用手抹掉的锈,极有可能是仿品。

  “闻味”,把铜镜沾水以后用鼻子闻,新仿制的铜镜通常会有硫酸味、碱烧过的那种臭味、铜腥味。而老铜镜一般有一种铜香味,就是出土后的泥土香味。另外可以取铜锈一块,以火烧之,假锈会燃烧并产生带有化工原料气味的浓烟,真锈则无。

[上一页] [1] [2] [3] [4]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