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复国宝上千件 贾文忠:将文物修复进行到底(5)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 16:56 京华时报
目睹着文物修复手艺就要濒临失传的绝境,贾文忠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如果还没有人重视文物修复的话,这门手艺就要失传了。” 江山代有人才出,从古铜张到王德山,再到贾玉波一家,这门手艺传承得有条不紊,但是贾文忠这一代之后呢?谁来承续?一定要有人牵头才能搞起来,贾文忠说。 1991年,为了将业内人士联合起来共同挽救文化遗产,贾文忠倡导发起了文物修复委员会,担任常务理事、秘书长,主持秘书处的日常工作。文物修复委员会成立之初便运行艰难。 钱,没有;人,也没有;贾文忠一时进退维谷。为此,贾文忠奔走四方,向各级文物主管部门申明情况,向热心于文物事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公司寻求帮助。对于贾文忠而言,或许没有能比看到传统修复有序传承更令人欣慰的了。截止到2007年,贾文忠发起的文物修复委员会已经发展了全国1000多名会员,并召开了几次大型会议商讨修复技术的传承问题,反响不错。过程可以轻描淡写,个中艰辛却为外人难道。 在文博领域一直有一个说法,就是“是儒不是匠,是匠不是儒”。奔波在一线的人没什么理论素养,象牙塔里的学问家又缺乏实践的能力。这个定论也同样困扰着贾文忠。从高中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的贾文忠在四十岁以前一直都摸爬滚打在实践一线,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大学教育。“即使能辨别真假,可以妙手回春,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从研究上来讲,一件器物详细的来龙去脉以及其中蕴含着的深厚传统文化才是最为重要的。”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贾文忠毅然来到北京大学就读研究生班。 从17岁入行起,二十年韶华已逝,对于贾文忠来说,人生最好的学习时间已经过了。无论是个人精力,还是记忆力,都已经难以和青年时期相提并论。同时工作也占去大部分的时间。几年的研究生班生涯,贾文忠一天也没有浪费。他翻遍了和青铜器相关的著作,同时又兼任青铜器修复实践的老师。在班级里,既是同学又是老师的贾文忠自然备受瞩目。 研究生毕业以后,贾文忠真正成了一个儒匠合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青铜器专家。这段学习经历也启发了贾文忠。“如果将文物修复作为一门专业在学校设立,那老祖宗的传统技艺不就能传承有序了吗?”困扰贾文忠已久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那就是将文物修复搬进大学课堂。 “旧社会口手相传的方式对于修复人才的匮乏只是杯水车薪,要想使这门手艺更好地传承,只能是走正统教育的路子。”于是贾文忠先生将传统文物修复技术讲进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专业、清华大学艺术品高级研修班,系统地讲授传统文物修复的发展历史,各类文物修复的方法。现又担任北京联合大学、中国防卫科技学院“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的教授,为青铜专业、陶瓷专业学生系统讲授各类文物修复技术。从1996年起为海淀走读大学创办“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现已有6届学生毕业,大多被分配到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颐和园等文博单位中,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现有很多同学已成单位中的主力。 贾文忠一边从事教学和实践,一边还对传统修复进行研究和整理工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贾文忠就经常走访一些和父亲贾玉波同时代的文物修复专家,虚心向他们求教。二十几年里,贾文忠都是王德山、傅大卣、魏隐儒、马宝山等老一代文物专家的常客,平时每有闲暇,就拿着一个小本向他们求教,虚心请教,边问边记。 20年里,贾文忠先后出版了《贾文忠谈古玩修复》、《古玩保养与修复》、《贾文忠谈古玩赝品》、《贾文忠谈古玩保养》、《贾文忠谈古玩复制》、《贾文忠谈青铜器收藏》等专著十余部,论文数十篇、200多万字。“这些成果都是我从老一代的口手相传和自己在几十年的实践中整理出来的,现在被很多大学的相关专业和培训班作为教材,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版本的盗版。不过能受到关注我还是很高兴。” 尽管付出了很多努力,贾文忠仍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在传授文物修复技艺的过程中,遭遇的冷漠令贾文忠有些心酸。 “如今的年轻人很少有人对这一传统手艺感兴趣。确实,文物修复者充当的是为他人做嫁衣的角色,从来都是幕后英雄。文物再有价值,最终都归功于文物研究者,而不是修复者。从业者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这也是文物修复行业由盛转衰的一个原因。” 从2002年10月参加“国际博协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时,他就曾发表“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是无形文化遗产”的观点。近年来也一直为此事呼吁。 修复是为了研究,研究是为了传承,贾文忠是那种一条道跑到黑的人。虽然困难,但还是要做。“不管怎样,这门手艺绝不能失传。既然咱懂这个,就是责无旁贷的。”贾文忠说。 今年,贾文忠正为将青铜器修复申请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对于贾文忠来说,这门传统技艺的传承任重且道远。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