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大量流向海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6日 21:58 新民晚报

  【新民网·晚报晨讯】中国的公共美术馆以后如果想展示中国上世纪80至90年代的“当代艺术”,恐怕要到国外去借展品了。我国公共美术馆亟待加强对国内新兴艺术的敏感度和收藏计划。

  国外积极收藏

  上海美术馆学术部主任肖小兰说,我国公共美术馆在收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方面严重缺失,既没有较为完整的“面”上的收藏,也缺乏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品的收藏。当她在国外考察时看到国外收藏家拥有大量这一时期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作品时,紧迫感油然而生。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力崛起,思想活跃,各种艺术思潮汇集冲撞,美术创作呈千姿百态,涌现出许多具有艺术激情和创造力的新人。中国的艺术新潮,逐渐成为当今世界艺术的新热点,国外博物馆、基金会等纷纷加入收藏行列。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更是在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连连掀起高潮。虽然其中也掺杂着喧嚣的商业炒作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偏见,但这一时期中国新锐艺术家的创作作为中国当代美术史的组成部分,已无法忽视。然而在21世纪之前,国内公共美术馆基本没有顾及美术界的这一动态,更遑论进行有计划的收藏了。

  深感捉襟见肘

  直至2000年上海双年展举办,当代艺术被纳入“官方”大展轨道后,作品才开始被零星地收藏。但为时已晚,一是画价早已今非昔比,二是重要作品绝大多数已名花有主。上海美术馆以有限的经费,力图收藏国内优秀新锐艺术家的作品,但是深感捉襟见肘。肖小兰说,最近他们刚想收藏某位抽象画家的代表作,却已经被某西方藏家领先一步。陈逸飞生前曾积极鼓动收藏国内优秀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他对国内美术馆在这方面的滞后感慨道,今后中国人要看到这一时期中国的美术经典,恐怕要到外国去了。

  不该显得“功利”

  公共美术馆是否拥有能够较为完整反映某个历史阶段美术状况的实物资料,是其学术权威性的重要考核指标。我国的美术典藏古代部分实力雄厚,举世公认,但近现代,尤其当代美术作品的收藏基本不成规模和体系。很少有美术馆拿得出足以反映近百年中国美术史的完整实物资料。而在西方国家,不仅大型的国家博物馆,甚至许多私人博物馆都拥有成历史体系的美术收藏。

  我国美术馆的收藏总是将眼光放在已成名的艺术家身上,这固然非常重要,但同时不应忽视公共美术馆收藏的另一重要功效--推动新兴艺术的发展。在西方国家,公共美术馆往往以收藏来支持具有独立精神的艺术家的探索。一些名不见经传、被画廊忽视的年轻艺术家,正是由于美术馆的收藏而走向成功。而国内美术馆在收藏艺术作品上,有时显得“功利”了些。

  "亡羊"及时"补牢"

  亡羊补牢,虽然晚了,但还有希望。国内相关的公共美术馆,亟需制订长期的收藏规划,以开阔的艺术视角,客观的学术精神,前瞻的判断力,搜罗能够反映当下中国美术创作的代表性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包括尚有争论的作品。学术性的收藏,并非仅以成败论英雄。有争论的艺术创作,尚无定论的艺术探索,甚至失败的个案,也应该列入关注的范畴。公共美术馆的收藏网要撒得广一些,因为它肩负着为后人研究提供完整客观历史资料的责任,要避免因为操作者个人的学术局限而丧失美术馆学术的全面性、客观性。

  一些美术馆人士称,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公共美术馆收藏的因素。一是经费严重短缺。若要大力推动美术馆收藏,有必要建立相应的非营利文化基金;二是艺术市场的过度炒作。如今不少健在的艺术家作品往往被炒作到离奇的价位。美术馆无法判断什么价格才是真正的“实价”,也无法下手收购。三是一些年轻艺术家眼光短浅,只重眼前利益,在私人藏家的重金面前,不愿把自己的精品力作交给美术馆收藏。本报记者林明杰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