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曾和林26年的收藏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6日 16:08 新浪论坛

  走进竹山县官渡镇秦巴民俗馆,琳琅满目的藏品无不让游人大饱眼福,叹为观止。可谁也不曾想到,馆主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的名字叫曾和林。

  今年45岁的曾和林,家住官渡镇南竹村。说起他的收藏史,可追溯到26年前。

  1981年,曾和林高中毕业后,便子承父业开起豆腐坊。一次,他去亲戚家串门时,看到一件清代陶瓷水盂,状如老虎,图案精美,煞是可爱。读书时就酷爱绘画的曾和林,被陶器的精湛工艺所折服,从此对古玩萌发了浓厚兴趣。

  当他看到村里有人把皮影人、旧家具、粮票之类的东西乱扔,有人把这些东西给孩子玩或当作废物处理时,曾和林灵机一动,把这些旧东西一一收藏了起来。

  “入迷”后的曾和林订下一条“家规”:子孙后代谁也不得变卖藏品。武汉、北京等地很多收藏者先后出资上百万元欲买走一尊石雕兵俑,曾和林从不心动。“我不是为了把玩和赚钱才收藏,我最大的愿望是办一家反映秦巴民俗文化的博物馆,让后世感受失落的秦巴文明。”曾和林坚定地说。当时,很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直到多年以后,曾和林保存的藏品完好无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人们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

  收藏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问。为丰富自己的收藏知识,曾和林每天坚持收看电视台播放的鉴宝栏目,订阅收藏类报刊,甚至自费到西安等地参观历史博物馆,聆听文物专家讲座。为保护散落民间的历史文物,曾和林四下收集民间藏品,最终收回了10件印有“官渡黄州书院”字样的盘子和碟子。

  随着藏品的逐渐增多,曾和林不仅仅满足于在当地收藏,他把目光投向了秦巴地区。在他收藏的反映秦巴地区农耕文明的藏品中,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直到近、现代的耖子、石磨、碾子、风扇等,有古盐道盐客使用的月形扁担、高肩打杵和垫肩,也有被人视为废纸的各种土地契约、票据。今年4月,曾和林创办的秦巴民俗馆正式开馆,藏品多达数万件,囊括了瓷器、陶器、石器、木器、钱币、票证、债券、生产生活用品、文革实物等几十大类。曾和林说:“从这层意义上讲,我收藏的不单是物品,更是文化、历史。”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