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精品走牛 假拍炒作添乱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6日 09:2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岁末的寒冷,抵不过川内艺术品拍卖的热度 上品频出、记录屡破。真正的藏家拿到了心仪之作,纯粹的炒家短期也能获利翻番 艺术品牛市中,川内艺术品拍卖在一个月内跨越低潮迈向兴旺 在艺术品投资大牛市的背景下,经历数年冰封期的川内秋拍市场,终于在今年最后一个月迎来了集体狂欢———连续4个周末,超过10个专场轮番登台,场上槌声此起彼伏,一个个成交记录不断刷新。 今年秋拍堪称最好的一年。成都金沙、四川嘉诚、诗婢家等拍卖行纷纷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根据各拍卖行公布的数据,今年秋拍总成交额应在1亿元左右。这表明长期萎靡不振的川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多年调整后已经走出低谷。 名家精品走俏 整体升值潜力大 今年秋拍会上,中国传统书画重新受到了市场追捧。从成交情况来看,大师作品依然是“高价”的保证:四川嘉诚拍卖的张大千《觅句图》成交价为148万元(含佣金),创下单幅国画在川内的拍卖记录。另一幅张大千的《芭蕉竹石图》成交价112万元,徐悲鸿的《马》成交价为112万元。 拍卖场的成交额印证了名家精品高价不变定律。黄胄的《新疆风情》成交价34万元,吴昌硕的《达摩面壁图》成交价38万元。“蜀中四老”赵蕴玉、岑学恭、周北溪、黄纯尧的作品同样是拍场焦点,岑学恭的《风烟三峡入画图》以25万元成交。 不过,与江浙、京津画家相比,川内国画家的作品还没有得到市场充分认可,整体的价值依然不高。随着陈子庄、吴一峰等四川画家价值的重新发现,其作品市场价也在不断攀升。而整个川内国画家群体也受到业界重视,作品价值的上升空间被广泛看好。 在中国书画场中,艺术小品如名家扇面在今年秋拍中表现抢眼。诗婢家秋拍的扇面成交率接近90%,且价格普遍翻番。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扇面大多系名家的精致小品,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且起拍价普遍偏低,故受到追捧也就不足为奇。 天价虽未现 “四川画派”仍受宠 油画和当代艺术作品在今年整个秋拍市场份额大幅上扬,在这一拍卖季中,高价作品的数量也远远超出了往年。在北京秋拍会上,程丛林、罗中立的油画作品先后拍出天价,让“四川画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今年成都的秋拍会各家拍卖行纷纷推出了油画作品。其中诗婢家在本土拍卖机构中首次推出了油画专场,“四川画派”占了7成以上。罗中立、程丛林、周春芽、何多苓等多位名家的作品齐齐现身。 周春芽的《江岸》起拍价42万元,经过一番激烈竞投后,最终成交价达到了110万元,加上佣金,最终成交价121万元。庞茂琨《女人与荷马》成交价41.8万元,何多苓《婴儿》成交价38.5万元。 由于成都秋拍会上亮相的“四川画派”的油画作品,大多并非画家的精品力作,故没有北京秋拍会上罗中立、程丛林作品的“天价”出现。但整体来看,成交率和成交价都非常理想。 青花风险加大 明清金铜佛像争夺激烈 今年秋拍会上的瓷器杂项乏善可陈,特别是瓷器成交低迷,流标率极高。自从两年前一件“鬼谷子下山”的元青花拍出惊人的2.3亿元之后,民间青花热就愈演愈烈,藏家手中的各种“元青花”、“明青花”也频频曝光。但文博专家指出,目前全世界有据可考的元青花不到300件,且全在博物馆,可是民间冒出的“元青花”3万件也不止。从今年成都秋拍会上也发现,瓷器的上拍量猛增,但成交情况却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瓷器很难经得起推敲。“现在市场上到处都是元、明青花,风险太大。”一位藏家如此评价。而且,今年以来成都高价拍出的一些瓷器,也遭到了广泛质疑。 不过,今年秋拍首次举办的明清金铜佛像专场成了亮点。该专场价格集中在3万~6万元区间,几乎每一件都经过了激烈争夺。业内认为,这主要是成都的价格比起北京来说有巨大优势。除此之外,翡翠、珠宝、名琴、和田玉等杂项的拍卖均不理想。拍卖方认为,翡翠、珠宝类拍卖在成都还比较少见,这只是对市场的“投石问路”,并不过于看重成交情况。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