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从商人到 博物馆长的华丽转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 01:02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陶喜年/文

  “下海后,我就可以放心地收藏我喜爱的东西,而不用担心别人的说法了。到现在,我已经在藏品上投入了大概一个亿,几乎把公司80%的利润全抵上了。”孙海芳说。

  10月23日,占地8500平方米的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在绍兴开馆,首批1000件藏品。这个私人博物馆是绍兴企业家孙海芳个人投资1.6亿元兴建。如果不是因为迷上收藏,孙海芳现在的身份,很可能是一个公安系统的局长。

  1985年,年仅26岁的孙海芳,当上了绍兴县公安局副局长,成为当时浙江最年轻的局长。几年后,他又成了绍兴市公安局后勤处处长。孙海芳在很多人看来前途无量,但他却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不理解的举动:要从公安局辞职,下海经商,搞文物收藏。

  让孙海芳义无返顾下海的原因,是他要靠经商,来圆自己做收藏的梦想。

  孙海芳对收藏产生兴趣,始于上学时的集邮兴趣。工作后,他从一些朋友那里接触到一些越窑青瓷,买下一个战国时期的罐,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像“抽鸦片”一样爱上了越窑青瓷。

  “看到我们绍兴土地上的祖先,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这么精美的工艺,这么勤劳、智慧,我当时就非常震撼,看到一件,就想买一件。”

  到1994年的时候,孙海芳已经收藏了越窑青瓷和古镜几百件,花费了大概十几万元。这些钱,除去自己的工资,主要是他从经商的父母那里拿来的。他看自己在公安系统,不可能有太多钱去搞收藏,而且在机关做收藏,形象确实不大好,就下了狠心,下海自己创业。

  下海后的孙海芳接触过很多行业,包括在1998年,与人合伙成立铁路行包专列快运有限公司,租下一列火车,每天将绍兴柯桥出产的纺织原料、布匹等拉到成都和重庆,轰动全国。如今,他已经是一家颇具规模的医药公司的董事长。

  一开始,孙海芳把买到的东西,都拿到家里。有了一定规模后,他在绍兴建了几个仓库,专门放这些藏品。到2002年的时候,他已经收集了上千件越窑青瓷,感觉有点洋洋大观了,遂萌生了建一个博物馆的想法。2005年,他在绍兴鲁迅故里边上,花7005万元,买下一块12.8亩的土地,开始筹建博物馆。直到不久前,这个浙江人完成了从商人到博物馆馆长的华丽转身。

    欢迎订阅《理财周报》!
    订阅电话:020-87385997(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邮发代号:45-138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