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漆画将是收藏界的价值洼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 15:40 赢周刊

  漆画升值“比股票还厉害”

  2005年11月,中国首次漆画专场拍卖在厦门举办,共有148幅漆画作品参与拍卖,73幅作品成交:其中成交价在一万元以上的有44幅,五万元以上的有三幅,成交率达到50%。一幅《延伸》的拍卖价为16万元,成为该场拍卖的“标王”。

  苏星分析说,首先,漆画具有很好的耐久性,漆还会“开”,“开”完后更漂亮。其次,漆画有很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画种,有实物为证的画作在中国已有3000年历史。再者,创作一幅漆画的周期少则一两月多则半年一年。因此,漆画的增值空间是很大的。

  事实上,已有不少漆画作品的价值已得到市场的承认。据媒体报道,鼓浪屿工艺美术学校为香港回归两周年纪念日而创作的一幅漆画,最终成交价一百三十多万元,这还是半买半送的价格。

  苏星介绍,漆画作品目前市场行情是每平方尺画作三千元左右,而稍有名气的漆画家也就五千多元的水平,二者的价格差距尚未拉开。目前来说漆画的收藏,可以得到的回报要比收藏其他画种大得多。因为它现在还没有一个参照的市场衡量标准。

  “价值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现在的定价还偏低!”目前在美国、法国等地,80cm×60cm的画作,定价也要一两万美金以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漆画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它的市场价值会被逐渐放大,那么投资漆画的回报“也就非常大”——“未来肯定比

股票涨得厉害啦!未来涨十倍八倍都不出奇!”苏星说。

  “低产”画作“稀为贵”

  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漆画的产量并不相当可观。“一些美院的老师,一年制作十张八张漆画已经算是很厉害的了!”苏星向记者介绍说,创作一幅漆画的周期,一般需要一两个月,半年一年的也不稀奇。漆画的创作流程繁复,特别是制作过程中要经过数次大劳动量地打磨作品,一层层地镶嵌,一层层地磨平,一幅漆画才算制作完成。“磨一个颜料漆都要半小时,磨几个颜料出来几个小时就耗掉了!”

  漆画的“稀为贵”还表现在其不可复制性。苏星说,漆画几乎不能复制,因为40%的效果都是偶然形成的,连画家本人也无法再现,“真可以说是天意来的!”这固然让艺术家们对偶然创作出的效果保有浓厚的兴趣,也无形中让每一幅漆画成为“独一无二”的作品,好比在这个世上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漆画,在中国民间收藏仍处于初级阶段,远远没有达到国画、油画的规模。但随着

福建、广东、黑龙江以及北京等“漆画基地”近年来的宣传和推广,漆画的价值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广州漆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苏星透露,漆画价值近年来的涨幅可观,“50%~100%的涨幅都有!”

  作为收藏界的新兴品种,漆画已然成为收藏爱好者眼中的价值洼地,许多收藏爱好者开始关注这一具有巨大升值空间的藏品。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漆画收藏者不多,这其实是利好信息,说明这个市场未被大规模染指,堪称收藏界的“价值洼地”。国内知名漆画家、全国漆画艺委会副秘书长陈金华表示,漆画的特性介于工艺性和绘画性,比较容易打入市场,进入到家庭或其他重要场所。使得漆画毫无疑问成为收藏与观赏的上选艺术品。

  供求缺位影响市场培育

  苏星认为,漆画市场的培育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便是,要尽力提高漆画展览特别是专场展览的场次和质量,让漆画让更多人所熟知。目前,国内关于漆画专场展览比起其他画种,如国画、油画,可谓少之又少。这当中的原因,在于漆画的制作周期较长,致使漆画家创作数量偏少。而这一局面又直接制约了漆画的推广普及。

  苏星补充道,漆画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并不一定每一幅都十分完美,而要开办专场展览,至少也要有五六十张得意画作,那么漆画家手头的作品起码也要有两三百张。但是漆画的制作周期却制约了漆画家短时间内创作大量的漆画作品,苏星本人近三年的不间断创作,也只有一百五十多张的创作量,“漆画不像国画,一个晚上画两幅都可以的!”如此一来,大多数的漆画作品也只能在全国美展与其他美术作品同台亮相。厦门市文联副主席徐里表示,需要更好的运作、包装、推广,比如说为漆画做专场拍卖,或每次拍卖都有重要漆画家的作品亮相。

  此外,靠漆画谋生的漆画家数量又不太多,多数漆画家并非专职漆画创作。徐里表示,漆画家画完一个作品不是很愿意马上就卖,一般作为自己的创作放家里。而进入到艺术市场就要当艺术商品推销。这关系到两点:是不是有这么多数量的作品去卖?市场有没有那么多的漆画收藏者?目前这两方面都欠缺。

  多渠道构建漆画市场

  目前漆画市场还未打开,大多数画作的成交是通过画展来实现的。一般是漆画爱好者观展之后,主动与组委会联系上漆画作家本人,实现漆画的交易。除此以外,通过社会关系直接找到漆画家定画的交易方式也比较常见。而画廊是促使画作商品化的重要渠道,当然,目前漆画还未能大规模进入这一渠道。比如徐里曾介绍说,厦门的画廊几乎不卖漆画,只有些漆工艺品。而苏星也表示,目前广州画廊的漆画仍比较少,尽管处于不断增多的过程当中。

  在缩短漆画制作周期从而提高漆画创作量上,漆画界人士也在做出努力的尝试。目前苏星研制出的漆画颜料,已能实现跟油画颜料那样“随挤随用”,不需要花时间去研磨。尽管这一创新目前仍未大批量投入生产,但据他介绍,目前他的学生乃至各美术院校的学生都在使用这种颜料创作漆画。

  除了缩短制作周期的努力外,漆画人才的培养和壮大也是保证漆画市场发展的必要因素。尽管目前漆画人才仍相对薄弱,上境界的画家更是屈指可数,然而一个可喜的现象却是,苏星介绍说,目前广州的漆画创作者的数量正紧逼油画创作者。“漆画正慢慢脱离小画种的范畴!”

  据厦门尚春艺术中心总经理潘墨霖介绍,现在很多企业、财团都把目光投向艺术品市场,大众接触漆画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前年,询问漆画行情的人已经越来越多。

  业内人士介绍说,漆画投资分两种,一种是漆画藏家的自留精品,这些作品最后也会不断投入市场,通过市场回报再进一步投资。另一种则是大企业财团的收藏,并不需要产品的回报作为投资,但是保值的,同时也是升值的。

  “漆画的视觉效果是不可言喻的,它的色彩语言非常丰富,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等画种的效果都能在漆画上体现出来,而漆画又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很多人看到漆画都说好!”苏星说。(苏星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主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