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藏界新时尚 全国掀起红色收藏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2日 15:53 上海金融报

  近几年,红色收藏急剧升温,并在藏界成为了一种时尚,参与者与日俱增,收藏范围也越来越广。例如照片、报纸、杂志、瓷器、电影海报、国画、油画、漫画、年画、连环画、版画、雕塑、像章、红宝书、大字报、红卫兵袖章、刺绣、火花、烟标等等,甚至连一些不起眼的东西都成为藏家关注的对象。比如毛主席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时期发行的粮票、布票、烟票、糖票、车船票等。

  各地红色收藏的交易空前活跃,同时红色经典物品的价格也迭创新高。如2005年中国嘉德推出陈衍宁的油画《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论其影响,此画作尽管无法同《毛主席去安源》相比,但仍受到各路买家的青睐和追捧,并出人意料地以1012万元的天价被一藏家收入囊中。

  2007年,陈逸飞的《黄河颂》在嘉德拍卖会上再次受到藏家的青睐。这件作品经过竞拍者多轮反复争夺,最终以4032万元的高价成交。此价不仅夺得陈逸飞本人油画作品的最高价,也创下了当时内地油画作品成交价的最高纪录,仅次于徐悲鸿的《放下你的鞭子》。

  有关资料显示,《黄河颂》曾在1995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亮过相,当时以128万港元成交,此次以4032万元拍出,比1995年的价格上涨了30多倍,其涨幅之大,令人咋舌。

  魅力无穷

  为何红色收藏有如此魅力,笔者以为,红色在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里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和内容。红色不仅仅意味着传统的喜庆,还标志着革命,象征着胜利。

  红色经典是指红色收藏品中时代特色最浓、最具代表性的物品。比如红色油画、国画、年画、版画、雕塑等,有不少作品还被各地出版社反复印刷,张贴于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像刘春华创作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曾被多次印刷,其总印量达到9亿多张。这在当今人们看来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因此收藏它、研究它是十分有意义的。

  谁在收藏

  目前,红色经典正吸引众多海内外藏家。据笔者观察,主要有三种人群关注和收集红色经典藏品。

  一是怀旧的人。这部分人大都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他们是在毛泽东思想的熏陶、教导下成长起来的。对毛泽东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刻骨铭心,记忆犹新。有的还积极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的号召,远走他乡,深入到老少边远地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然,也有人对这段历史痛心疾首,不堪回首,有的只要看到文革宣传画,就会联想起轰轰烈烈的大批判、大辩论;有的只要看到红卫兵袖章,就会回忆起文革造反派无法无天的“打、砸、抢”。

  二是好玩的人。主要是80后出生的人,他们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无法理解过去的教育方式,对毛泽东时代留下的遗物感到非常好玩。比如对文革结婚证印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毛主席语录)、调羹上印制“斗私批修”觉得很好玩。对“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干一辈子革命,读一辈子毛主席的书”、“毛主席著作,一天不读问题多,两天不读走下坡,三天不读没法活”、“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等口号不可思议。于是,也有不少80后的人加入到红色收藏的队伍中。

  三是好奇的人。这部分人主要是老外,他们把中国这段红色历史看作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奇观,尤其是对文革时期开展的史无前例的造神运动感到十分好奇。上世纪90年代,德国有一位老人,据说他对红色宣传画很迷恋,曾携带数百万美元来到中国。他走遍了各地收藏品交易市场,大量收购毛泽东时期发行的各类宣传画。在这位老外的收购下,国内的红色宣传画价格一路攀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6年11月份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香港著名地产商刘銮雄豪掷1700多万美元(约1.3亿元人民币),购得美国波普艺术大师沃霍尔的一幅名为《毛》(Mao)的毛泽东肖像画,成交价远高于当时市场预期的1200万美元,不仅创下沃霍尔作品最高成交价的纪录,而且大大提升了红色收藏的知名度。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铆牢”红色题材的收藏品,红色题材的物品已成为市场的热门,后市仍将在海内外藏家的追逐下迭创新高。(上海金融报 水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