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70后又一个市场新兴板块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8日 05:14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毕武英 北京酒厂艺术园距离798艺术工厂仅有十几分钟的车程,却远没有后者来的热闹。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夏天,灼热的阳光驱不散人们前往798观看展览的脚步,但在酒厂门口便是一堵“高温墙”,车流、人群匆匆而过,很少有人探首观望。也许正是看中了这份清静,29岁的四川女孩陈可两年前便将自己的工作室设在了这里。每日中午前,她准时拉开工作室厚重的铁门,在硕大浑圆的玻璃杯中泡上满满一杯菊花茶,调调颜色、听听音乐,在比自己身形庞大许多的画板前涂抹一阵,那些带着个人特质的绘画元素便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画面之上,它可能是一缕随风飘起的女孩发梢,也可能是小丑标志性的红色鼻头,更可能它是缠绕在孩子脚踝的一根丝线。而在陈可的身后则是一只崭新的马桶,上面零星画着她惯用的蓝色图案,陈可说这是一件准备参加展览的作品。 可就是在这普通甚至隐蔽的地方,这个看似安静的女孩,在近两年的艺术市场中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波浪,2006年4月8日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陈可的《小F》以48.34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其作品在拍卖市场的最高价,而今年春季的北京荣宝春拍,她的另一幅《吸烟,不吸烟》又以38.5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创立了其作品在内地市场的最高价。在海外,同样是2006年这个国内艺术市场遭遇调整的年度,陈可的《隔岸观火》以约合人民币37.22万元的成交价在纽约苏富比的秋季拍卖会上创立了其作品在国外拍卖市场的最高价。 如果作品的主人不是陈可,而是比其年长一个时代的“60后”画家,三四十万元的拍卖成交价,在大众艺术收藏情绪空前高昂的市场中,普通得甚至不能成为一个话题。然而,这一次三四十万元成交价的创造者陈可,是曾经一度对“60后”画家报以仰视目光的“70后”代表人物之一。它像一面青涩而充满活力的旗帜,插在风云变幻的艺术“战场”中,为自己的时代再次占领了一席之地。而它的周围,是慢慢聚拢的越来越多的“70后”旗帜:前方有生于1970年的尹朝阳,他的作品《无题》在今年北京匡时春拍中以143万元的成交价创立了其作品国内最高拍卖价,也是“70后”画家在拍卖场的高端价格;左方是比陈可大三岁的熊宇,他创作于2004年的《飞舞的小鸟No1》,在北京保利2006年春拍中,以30.8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开创了自己作品的国内最高价格;右方是与熊宇同龄的李继开和韦嘉,李继开的作品最好拍卖纪录诞生于今年纽约苏富比,一幅创作于2005年的《事件在发生》以约合39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被藏家青睐,韦嘉的《长空无忌》在今年北京荣宝春拍中以33万元的成交价创立了自己的最高价;后面还有欧阳春、黄宇兴、徐毛毛等,他们作品价格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欧阳春的《肉芽》在今年北京诚轩春拍中以13.2万元的成交价树立了自己的最高拍卖标竿,黄宇兴的最新价格是北京诚轩2006年春拍中的《不和你玩》,以12.1万元成交,而出生于1979年的徐毛毛自进入拍卖市场以来共有5幅作品上拍,最高成交价是今年北京翰海春拍中以5.264万元成交的《吃人的鲨鱼》。 这些70后“旗帜”的出现,也令人们紧张的神经为之舒缓,虽然“60后”代表画家几百万、千万元以上的成交价格是市场的强心剂,但也不可避免的成为大多数藏家的“不能承受之痛”,在一次次价格新高的欢呼过后,人们像站在股市大屏幕前望着不断飙升的股指一样突然感到手足无措。既惊叹早已看中的那只股票一次次达到涨停板,又懊恼自己没有在它处于低价的时候坚决买入,摸摸口袋,几次飙升之后,囊中的资本早已无力承担这支股的当前价格,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一路绝尘而去。于是也有人开始挖掘一些价格还没有涨起来的“潜力股”。而这些被“旗帜”标注出来的“70后”画家作品,便如同艺术市场的“潜力股”,价位不高,但聚满了爆发力。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