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雅集 与大师交玩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1日 04:07 第一财经日报

  雅集,与大师交,“玩”矣

  ——徐建华小记

  吕宁

  古代文人墨客多爱以书画会友。流传至今的诗文、书画数不胜数。诗文者,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述了东晋四十余位文人名士宴集于浙江绍兴曲水流觞、饮酒作诗的一场盛事。画者,亦有一幅北宋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描绘北宋驸马王诜宴集苏轼、米芾等十六位文人高士的场景。画中西园小桥流水、松桧梧竹、精致盎然;宾主散坐其中,或写诗,或作画,或题石,或拨阮,极尽宴游之乐。

  如今,如此逍遥超脱的状态,却在不写诗、不作画的徐建华的生活里发生着。几十年来,只要人在上海,徐建华每周都会上几位画界老前辈家中拜访,喝喝茶、聊聊天,兴起之时还会邀众多画家一起吃顿饭。几十年下来,徐建华家中慢慢积累起了许多画家相赠的书画,对他来说这些画作只不过是每次“兰亭集”、“西园会”的纪念品,但对外人来说,它们却张张都是价值不菲的珍品,因为作画人都是像谢稚柳、陈佩秋、程十发、刘旦宅这样的书画大师。

  徐建华从小喜欢中国传统的文化,喜欢阅读中国历史和名人轶事。书画是他割舍不了的爱好,古代文人墨客的那种“天人合一”的生活是他的向往。徐建华常说自己不是收藏家,只是个“玩家”,如今有这样的藏品实数“无心插柳”。如果要说收藏意识,徐建华的确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以前也曾收过邮票、藏过油画,但后来都送人了。倒是那些因为“充满故事”而一张都不舍得卖的书画,越积越多逐渐形成了规模。

  说来也是一种缘分,徐建华对书画的追求,令他很早就熟识了画家谢稚柳和陈佩秋夫妇,并自然而然地成了他们家的常客,朝夕相处中逐渐培养出了如家人般的感情。“要是我哪周不能去看望他们,我也会挂个电话,问候两位老人。”徐建华说。

  几年前,徐建华赴香港工作两年,一次回上海探亲,人刚到家,陈佩秋派人送来的礼物也到了他家案头。这是一卷徐建华平日里最为喜爱的书画手卷,名为《竹石蛱蝶图》。将长长的画卷展开,只见陈佩秋题跋道:“新喜将至,奉上小画乙帧,以此答谢建华夫妇平素高情厚谊于万一,健碧 乙酉冬至。”虽未见陈佩秋本人,但此画此言已令一路风尘的徐建华倍感亲切。

  在徐建华眼里,“玩”比钱重要,过程比画重要。看徐建华翻箱倒柜地找出一张张画卷、神采飞扬地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仿佛他是在翻着旧相册回忆往事一样。

  上世纪70年代初中学毕业后,徐建华被分配到上海市郊的农场务农。在那里,他很快结识了同一个农场务农的几位画家子女,其中就包括上海著名画家刘旦宅的千金刘天烨。几位绘画爱好者组成了一个业余创作队伍,从事反映农场知青生活的国画创作。刘天烨每每会将他们画好的人物,带回家请父亲刘旦宅添上花卉草木树石作为的背景。徐建华亦得机会与刘旦宅相识,并渐渐培养出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感情。耳濡目染中徐建华逐渐提高了对艺术的鉴赏力,也走上了收藏的道路。

  几年前,徐建华拍进了一帧刘旦宅的“李清照诗意图”,上部为诗堂下部为人物。徐建华嫌画面上李清照背后仅有芭蕉数枝,便请刘旦宅动笔植竹数枝,并笑言:“这张画以后出去可能要被人误以为假的了。”正巧在座的画家沈智毅老先生说:“那张拍出去的是假的,你这张才是真的呢。”本是戏话,不幸言中。“后来我看到两家拍卖行的拍品都是以这张画为本的伪作,因为作假者并不知先生又新种翠竹数枝,正在我家壁上挂着呢。”

  徐建华爱讲他当年从刘旦宅手中“救下”《长恨歌》手卷的故事。这是多年前西安华清池请刘旦宅创作白描《长恨歌》时,倾一年之心力反复阅读并默写时所留下的“练习稿”。虽被刘旦宅视为“废稿”,但徐建华却不忍心看先生的心血被撕成碎片,便“求”来作为纪念。后来,书法家顾廷龙见后欣然为之引首,书画家苏渊雷也在旁题诗曰:“一曲霓裳香不闻,披图恍对太真真。画师狡狯传神妙,岂独长歌墨汁新。”画家唐云题曰:“白居易长恨歌为千古绝唱,清吴梅村圆圆曲虽佳但不婉转流利,苍茫之气有所不及也,旦宅此画此书皆见神妙,可佩可佩!”

  现在谢稚柳、程十发等多位忘年交都已驾鹤西去,想到他们,徐建华总是会感叹可亲可敬的朋友越来越少。但是每周的“文人聚会”还是照样上演。本报摄影记者/高育文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