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收藏 > 正文
 

阴雨尼德兰里的光亮--纪念伦勃朗诞辰400周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7日 16:57 21世纪经济报道

  ——荷兰,纪念伦勃朗诞辰400周年(一)

  杨晓春

  2006,是纪念艺术大师的年份。

  莫扎特诞辰250周年,伦勃朗诞辰400周年,塞尚逝世100周年。

  去年到今年,我开车在欧洲各处转悠,处处与纪念这些大师的展览音乐会不期而遇,和着生命里的一些记忆,是另外的纪念。

  3月阳光灿烂的下午,在马德里看伦勃朗画展《伦勃朗:阴影的光亮》。这个画展是为了纪念荷兰伟大画家伦勃朗诞辰400周年而举行的,共展出伦勃朗作品100多幅。马德里的普拉多皇家博物馆是收藏伦勃朗画作的重要博物馆之一。那里离我住的里兹不远。

  伦勃朗是我开始学摄影的老师。一度很迷恋他的高反差光影运用。只是小时候看着劣质印刷的画册,无论如何也没有今后十几次造访荷兰的亲身感受,亲眼看到尼德兰上空的快速云影变化,亲眼看得到阴雨天里忽然穿过云层的阳光,打亮了前方的路和湿漉漉的树干,石子路,运河旁碧绿的青草叶子,那种光影效果会让任何一个摄影师迷醉。

  真的,只有旅行才能有这样的感触吧。看到画家的原作,呼吸到这片土地上的空气。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当时画家的那种氛围。

  海牙是个安静的城市,而更安静的是海牙的莫里斯皇家绘画陈列馆。

  在这个陈列馆里,最吸引我的除了维尔梅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我喜欢那张少女的笑容,里面有特别让人忘掉烦恼的东西在。另外一个就是很极端的《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出于伦勃朗之手。

  这是画家的成名作。传统的解剖课题材的绘画,人物都安排成一排,姿态明显地有些做作,而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几乎被完全忽视。而画家在这幅作品中,强调了画面的情节,并通过这种情节使人物之间的关系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普通的肖像作品具有风俗画的意义。画中学生们围在放有标本的桌子周围,正认真地在听杜普教授讲解,每个人物都被生动地作了描绘。

  在画中,画家着重突出了杜普教授。他独坐在一边,面对着七位学者,一边做着解剖一边阐述着人体的结构原理。七位学者:有的情不自禁地凑上前来吃惊而专注地看着教授所示的地方;有的手拿教材默默地思索;有的好象茅塞顿开;有的又好象如梦初醒……这丰富多采的表情,这鲜明的个性,这生动的姿态,在这冰冷、苍白的尸体的反衬下显得异常生动。

  大概伦勃朗也没有想到,这幅《杜普教授的解剖课》不仅使订画者非常满意,而且使他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明星。从此,订画者源源不断,伦勃朗也因此由一个普通的平民一跃成了显耀的“贵族”。然而,难得的是,画家并没有为了维持这令人羡慕的“贵族”生活而墨守成规,而是不断地实验、探索,不断地突破自己。在他36岁那年,他又以前所未有的“光线语言”在《夜巡》一画中表现了紧张而变幻不定的情绪、气氛,反映了他在探索“光线语言”揭示主题上所达到的深度和开拓精神。

  这个光线语言勿庸多说,尼德兰的天色已经说明了一切。

  等从博物馆出来的时候,发现海牙上空的云都已经散去,灿烂的晚霞映红了博物馆门前的池塘。流云移动快速,门前的大梧桐树被照得通体发亮。黑云只在远远的天边徘徊,阴雨连绵的尼德兰大地,偶尔的光亮,总是让人心怀温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