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黄振伟
《财经时报》:从艺术评论家的角度来看,中国画廊业目前的发展水平是怎样的?
杨卫:与国外画廊业相比,中国画廊业目前的整体发展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甚至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画廊还没有。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有几点:一是画廊经营者在经营
画廊上缺少一种长远、正确的理念。很多本土画廊大都急功近利;二是缺少画廊机制。就国外画廊而言,无论是画廊机制,还是博物馆机制,乃至国家政策层面,都有一套非常良性的运作机制。
《财经时报》:与国外画廊比,中国本土画廊在发展上有哪些明显的“误区”?
杨卫:目前国内画廊的误区很明显地表现在还是一种“地摊式”的感觉,也就是我有一个“门脸”,把画买进来,然后再卖出去,在买卖过程中收取“提成”利润来经营画廊。而画廊的艺术理念、艺术趣味、艺术导向都没有建立起来。真正的画廊运作是需要画廊独特的艺术趣味、导向,进而发现并包装艺术家,然后把这个艺术家无论是在市场上,还是艺术影响力上做到一个层面上,最后这个画家的作品才能进入博物馆收藏。
《财经时报》:在国内画廊,画廊与画家的关系常常是不信任的,画家与画廊应该怎样面对这个问题?
杨卫:这种情况的确存在,导致这种不信任的主要原因是良好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在这种不良机制下,使得国内一些收藏家及收藏机构常常会绕过画廊,直接去与艺术家交易。
在这种大环境下,画廊与画家之间很难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关系。要想使这种现状得到改观,只能需要时间。
《财经时报》:中国本土画廊在经营上有什么样的普遍困境?
杨卫:本土画廊还没有建立起销售的终极市场,也就是说还没有终极的收藏市场。中国虽然有很多收藏家,艺术品收藏也很热,但很多收藏都是为了投资,以获取高额利润,这就使得艺术品始终处在“流通”的过程中,收藏也主要集中在几个人的作品上,这无疑使得艺术品的整体市场和艺术家整体很难良性发展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