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10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8日 18:21 财经时报 | |||||||||
第三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开幕在即。尽管中国艺术品市场这两年经历了一个超乎想象的增长和繁荣期,但画廊在这一过程中始终扮演了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本期《画廊10年》专题,试图从画家、策展人、藏家、资本、机构等多个角度,解读中国画廊业的现状及其未来 □ 本报记者 张万新
商业画廊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逐渐形成以来,所面临的市场形式,从来没有过像2005-2006年这样的乐观局面。 绝大多数画廊经营者都相信这样阳光灿烂的日子最少会持续到2008年,并且相信有了这段时期的飞跃,整个画廊业将在艺术市场的全局中占据它原本应该占据的重要位置,不再有倒退的可能性。 2005年当代艺术品市场最具象征意义的事件,是靳尚谊的《小提琴手》以343万元人民币成交。这幅作品在1981年以7000港币出手时,曾唤起美术界对画廊的遐想,如今以增值500多倍的姿态再度出手,自然唤起了人们对画廊经营的信心。 这种信心首先表现在投资层面。 保守人士估计,2005年有大约5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涌入艺术市场,而画廊界则一致认为至少在100亿元左右。这样的资本热潮自然让人们对画廊业有了更多的期待。 回首当年创业时 几乎是突然之间,开画廊变成了时髦的事情。和十年前比,当时的创业者,如今都有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 90年代初,徐龙森开办东海堂画廊时,很多画家都还不明白画廊存在的道理,不愿意把画交给画廊,他们觉得让别人赚一笔佣金不划算。当时国内的艺术品市场还没有启动,做画廊很困难。但徐龙森却认为:“早介入就有机会收藏到许多经典的作品。” 东海堂画廊的确收藏到了许多经典作品,在一段时期内,以经纪人的方式代理第一代、第二代油画家与台湾画廊的合作,几乎包揽了50%的业务。在当时已经非常成功了。 东海堂画廊遇到的最大麻烦来自资金压力。徐龙森说:“资金的压力制约了画廊的成长。当时没有一家画廊能够获得银行的支持,画廊的发展全部靠自有资金,一家画廊的定位和运作模式从一开始就被它的资金规模约束和限定了。海外画廊经常有大资金在背后支撑,收藏家出钱,画廊完成操作,但是中国画廊却成了被银行遗忘的角落。” 相对于徐龙森的东海堂画廊来说,欧洲人何浦林开香格纳画廊就更艰难了。最初的展厅只是波特曼酒店里的一堵白墙,酒店把这堵墙免费让香格纳使用,并提供一把椅子、一根电话线。何浦林在他称为“走廊画展”里经营了两年,1996年,才搬进了复兴公园后门的一间门面简朴的小屋里。 何浦林决定要开画廊时,很多人都劝他别做,因为开画廊有可能是为别人培育市场。但他还是执着地开了香格纳,他认为:“艺术市场要逐渐成熟,首先要有成熟的画廊。” 当代艺术海外突围 在国内艺术市场处于形成过程这十年里,中国当代艺术家从来没有停止过向海外市场突围的脚步。特别是欧洲艺术市场,不仅是它的画廊机制健全,没有收藏史上的巨大空白,新艺术家受到前辈艺术家打压的可能性较少,更容易存活,还有全球化带来的好奇心,都在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1997年第四届法国里昂双年展题名为《他者》的大展中,国际策展人史泽曼邀请了8位华人艺术家。1999年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史泽曼更一口气邀请了19位中国艺术家参展。蔡国强更赢得了这次威尼斯双年展的国际大奖。第五届法国里昂双年展也有16位华人艺术家参展。这些展览扩大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空间。 有很多外国人都为中国当代艺术做出了贡献。最出色的是瑞士人西克,现在画廊的黄燎原说:“他是真正盘活当代艺术市场的外国人,他的家族很有钱,有足够的收藏资金,同时他的身份又是瑞士驻华大使,很了解中国文化的现状,对市场也很敏感。” 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近几年来国际艺术品市场中刮起了一阵中国当代艺术的旋风,到2005年全面升温,需求量之大,超乎所有人的想象。无论是在纽约、伦敦,还是在以瑞士为中心的欧洲大陆,中国当代艺术品吸引了众多国际级的私人藏家、艺术投资基金,以及公共收藏机构如美术馆、博物馆的大量介入,价格不断攀升。 这股旋风又波及到澳大利亚、加拿大、东南亚等区域性艺术市场,在韩国,画廊都以举办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为荣,韩国画廊界已经不担心韩国市场的接受度,而是担心因行情太好而导致获取中国当代艺术资源的空前激烈的竞争压力。 中国艺术家在海外的成功突围,也推动了中国本土画廊的成长,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相对良好的市场氛围。 中国式画廊破冰 在这十年里,美术界那些早已成名的前辈画家的作品价格一直都在往上涨,他们在和海外画廊打交道的过程中,理解了画廊的经营模式。 国内的画廊苦心经营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却没能取得应该的回报,为了画廊的生存,转而想从前辈画家那里获利,要代理这些画家的作品,就必须按他们理解的画廊模式行事。很多画廊实际上是从与前辈画家的合作中,才学会了经营画廊的实战技巧。 就在当代艺术家奋力向海外突围时,画廊经营者也在奋力从不利的市场环境中突围,即使不能挣大钱,也不能在逆境中死掉。时下那些老资格的画廊,都是在这种生死存亡的搏杀中幸存下来的。他们的很多经营技巧,现在看来,仍然非常精彩。 一个经典的案例,是798创造的奇迹。 进入新世纪以来,北京798艺术区逐渐引人注目,目前已在画廊业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从艺术市场角度来看,798的画廊几乎占有了商业要素中最重要的三个条件:天时、地利、人和。 说它占有天时,是说它建立的时机恰到好处,刚好赶上画廊业最具投资前景的时代,根本不需要费心培育市场。2002年,798开始形成规模时,虽然仍有很多人持否定态度,但当时的画廊业的确已经出现兴旺的迹象,几家老画廊都明显感觉渡过了困难时期,生存已经不是问题。 2003年,敏感的艺术市场行家已经明确感觉到有大笔游资在试探艺术市场,当时他们估计是海外资金冲着人民币升值而来的,而这时候的798刚好已具备了吸引资金的条件。 2004年,艺术市场大爆发,投资画廊业一夜之间变成了时髦之举,这一年对画廊业来说,有两件大事。首先是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这届博览会是画廊业的一次联合行动。其次,画廊业作为一个行业,正式进入了工商管理条例。而这时的798早已声名在外,理所当然成为画廊的首选地。 798艺术区的画廊在向国际上那些成熟的商业画廊学习的同时,也在逐渐形成一种中国式的经济形态,试图自给自足,它的前店后厂,几乎是温州商业模式的翻版。这种商业模式很让那些试图按西方画廊标准行事的画廊反感,但中国画廊业的未来巨头也可能从中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