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底拍卖市场出现“黑色12月”后,书画、瓷器陡然降温,专家建议调整投资方向
本报讯暴涨、井喷,成为去年中国拍卖市场上的高频词语,众多类别的藏品屡创拍卖新高。然而,就在去年底的秋拍中,部分拍卖场次出现了低成交率和低成交额。2005年12月份,大多数大型拍卖公司的成交率在50%以下,被称为“黑色12月”。
书画瓷器陡然降温
如果说去年年底的秋拍还未引起藏家关注的话,今年春拍更加证明了目前的低迷状态。对于国内拍卖市场颇有研究的吴应骑教授向记者分析说,以全国著名的翰海春拍为例,编号为2046的明末青花五彩花卉罐底价10000元,竟连有“上用”款的2168号明红彩云龙盘仅8000元,2015号清蟹甲青锥把瓶(雍正年制款)才1500元,反映出急速跌落之势。要是一年多前,这些瓷器至少每件的拍价都要在后面加个“0”,甚至更多。
至于书画方面,从北京中恒利、新世纪国际等拍卖公司的行情分析,吴教授用了“全面崩盘”四个字形容。吴教授说,一幅编号为27的齐白石的《八哥》为15万元。此幅画尺寸为134×34公分,4.5平方尺,平均3.33万/平尺。这与去年的15~20万元/平尺相比,下跌约80%。
市场滑坡三大原因
吴教授认为,瓷器、书画市场滑坡的原因主要有:
一、赝品充斥,真赝难分。
二、名家的作品毕竟有限,而且精品大都在藏家及博物馆中,流散在社会上的大部分是名家们的应酬之作,精品极少,即使是真品,也是匆草而成,艺术质量很差,所以收藏价值不高,买家兴趣不大。
三、由于收藏品成为重要的投资品,炒家套用炒股炒房的战略战术:选中目标低价吃进,制造概念,壮大声势,拍场哄抬,寻机抛售,引发危机。
调整投资方向
吴教授认为,鉴于目前瓷器及书画市场滑坡,一些不易造赝的,如掐丝珐琅、紫铜炉、竹雕、象牙雕、油画之类的价格反而上扬。最近香港苏富比以1075万港元拍出一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番莲纹盒”就是例证,为此,收藏爱好者可改变投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