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40多岁的老宋,昨天再次赶到了杭州。在此之前的年初六,当很多人还沉浸在农历新年的喜悦中时,老宋独自一人也曾来过。
“上海绝对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一说起上海的藏家,西泠拍卖的老总陆镜清连声叹道。事实上,单从外表来说,尚显年轻的老宋并没给人收藏大家的印象,但他的两次出行,已给西泠拍卖带来了包括陆俨少、程十发等大家的二十多件作品。
不过,让老宋不得不失望的是,即将举办的西泠首场中拍显然已经容纳不下更多的拍品。
“实在有些应付不过来,我们也不太好拒绝。不过没关系,我们的又一场大拍即将在今年的6月份举行。”昨天,连续接完几个上海打来的电话后,负责外事联络的西泠印社宣传部主任胡西林说道。
在收藏拍卖市场,北京和上海是业内当之无愧的两个大佬,以藏品多成交活跃著称。而受高速成长的浙江艺术品市场的诱惑,上海的一大批书画纷纷涌入杭城,浙江几乎成为了第二个“上海市场”。
“从这场中拍看,有超过五分之二的拍品来自上海。”西泠拍卖老总陆镜清的回答也许会让你很出乎意料,因为首场中拍的四成以上书画拍品居然会来自杭州的邻居———多年来雄踞艺术品拍卖龙头的上海。
西泠拍卖的拍品征集过程,上海书画作品“扎堆”绝非个例。“上海来的拍品起码占了三成。”刚在这个月18、19两日举办完全国首场春拍的皓翰拍卖老总蒋频介绍说。
无利不赶早,大批上海书画涌入杭州的最根本原因还是中间“差价”。以刚结束的皓翰春拍为例,从上海来的将近500件书画拍品均有不俗表现。
如吴昌硕先生作品《梅石》,一上海买家两个月前在上海以57万元价格购入,2月18日则在皓翰春拍中以69万元价格卖出。这一进一出,中间即可盈利近10万元(剔除卖出时的交易费用)。
“所有上海过来的作品,在杭州拍出的价格基本能比上海高出一成。”蒋频说,上海过来的拍品主要有两类:一是与浙江有关的作品,如浙派画家的代表作品;二是一些名家名作,如吴昌硕、张大千、陆俨少、潘天寿等大家作品。
“从现在看,越来越多的上海藏家看中了浙江市场。”西泠拍卖的胡西林介绍说,从前年、去年开始,杭城的连续几场大拍让很多外地藏家看到了浙江市场的升值潜力。而包括省内省外,一大批买家的进入,杭州的艺术品市场更让他们看到了购买实力。有数据显示,目前杭州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省外的买家已基本占据一半份额。
简单的账目,也不需要繁复的手续,在业内摸爬滚打了数年的老宋心里比谁都算得清楚。“我就放在西泠拍卖好了,就等着参加6月的大拍。”而据西泠拍卖的胡西林介绍,公司下月初的中拍虽然还没开始,但从上海过来的很多大作都已预订好了“位置”。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时报记者 虞清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