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玉迎) 越来越热的收藏浪潮终于让“正规军”坐不住了。昨天,中国国家博物馆在燕莎附近开了国内第一家博物馆艺术品开发中心,展卖国博馆藏文物的精美仿制品。
馆藏经典仿制出“深闺”
四角矮桌上色彩艳丽的清乾隆斗彩花鸟纹提梁壶,钢丝悬吊的四方玻璃上99%纯金描边、白色瓷燕栩栩如生的河清尊,条案上着色大胆古朴的钧瓷三足炉……这些国博珍藏的一级家当,被原产地的能工巧匠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精心仿制出来,散发出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一些常见的文物精品也被改造为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艺术品:仿古桌椅旁皇家用来衔红烛的铜制仙鹤,嘴里叼着轻盈的流线型灯罩;供桌上古朴的青花瓷灯台上,和谐地配上了纯白色球形灯罩,喜爱收藏又不愿放弃时尚的人们,在这里找到了艺术品收藏与实用兼得的好方法。
国博艺术品开发中心主任陈永德介绍,国博的馆藏文物多达70万件,很多珍贵文物“养在深闺人未识”。国博挑选出其中漂亮而有代表性、且又通俗易懂的一级文物,请艺术家做成仿制品和带有古典气息的现代艺术品,不仅可以创收弥补国博经费的不足,还可以用人们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承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收藏市场藏金几十亿元
工艺品收藏市场“含金量”大得让人吃惊。每年,京城的收藏品、艺术品市场交易额都高达几十亿元,礼品消费也有六七亿元之多。经过长达两年的缜密市场考察调研,国博终于迈出了走向市场的步伐———成立艺术品开发中心。
其实,国博此举也称不上是前所未有的创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早就已经吃到了螃蟹的“鲜味儿”,在发达国家,办展览收门票只是博物馆的“副业”。以大都会博物馆为例,每年的营业收入有四五亿美元,而其中由门票带来的收入屈指可数,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利用馆藏文物进行的相关经营活动。目前国内也有搞经营比较成功的地方博物馆,每年的收入有5000多万元。
国博艺术品开发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博走上经营之路,取得上亿元的销售业绩是可能的。目前,已经有消息灵通的收藏爱好者捷足先登,订下国博馆藏文物首批仿制品中的高精尖货色。
目标买家锁定塔尖消费群
“我们主要面向金字塔尖的高端人群,高档艺术品领地的重要席位国博志在必得。”陈永德告诉记者,之所以选定燕莎商圈作为落脚点,就是看中了这里是大使馆和跨国公司、国际集团的聚集区,高档买家众多。此次展出的一级文物仿制品中,圆明园四十景图的仿制品售价就达32万元,就连原大四分之一的缩小版,售价也为3.6万元。“除了仿制精美之外,仿制品上‘中国国家博物馆制’这个独一无二的品牌落款和国博出具的证书,也会证明高价的物有所值。”
不过,国博的终极目标是“大小通吃”。在不久的将来,大众消费者也能在参观新国博时,顺便买一些具有国博特点的工艺品回家。据了解,国博还打算把触角延伸到更为大众化的办公家具上。比如即将出炉的紫檀木插屏台历等仿古艺术品,会让喜爱仿古家具的实力消费群“持币抢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