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艺术品风险在哪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 17:11 《理财周刊》 | |||||||||
文/林泠 和任何一种特别火热的投资品种一样,艺术品投资也要谨防过热引发的泡沫风险。 描述当今的中国艺术市场,火爆、破记录等成为人们最喜欢用的词语。但在看好艺术市场前景的同时,其中蕴涵的风险也需要我们警示。
在股市中导致泡沫大量产生的一大始作俑者是机构坐庄,庄家为了获取高额回报,采取了多种手段来拉台股价,通过与上市公司相互勾结,发布利好消息。在这两方面的诱惑下,中小股民大量跟进,待到股价到达一定程度时,庄家便迅速抛售,大量获利,而中小股民由于处于被动跟进地位,只能是任人宰割,深度套牢。 反观目前的艺术市场,一些专家指出也要防范这种最终坑害了整个市场的现象的产生。目前,我国艺术品鉴定管理非常不完善,缺乏鉴定资格认证,鉴定水平堪忧,对鉴定结果的真实性、鉴定价格的确定,缺乏法律保护和规范。因此艺术品的价格判断有太多的人为因素。中介机构对拍品的底价评估,只是单方面通过以往同类品种的成交价结合对其艺术价值高低的判断而得出。在定价过程中,买家难有发言权,因此科学性、权威性和公正性无从谈起。加之艺术品受欢迎的程度前所未有,介入的资金规模也前所未有,这给拍卖公司等相关中介机构和鉴定师哄抬价格造成了便利。这种联手造价再联手拉高出货的行为,与股市上的黑幕极其类似。 其次,随着近两年中国艺术品交易的火爆增长,许多人都纷纷加入到艺术品的收藏和投资行列中来,然而,由于收藏者对于目前的艺术品现状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加之本人各项收藏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许多人为此步入收藏的误区。 因此,我们在肯定这个市场的同时,也要提醒广大投资者,在不具备专业知识以前不要盲目行动。从相关数据来看,与中国其它投资渠道相比,2004年虽然全国艺术品拍卖成交达到了70亿元人民币,然而尚不及中国股市一天的中等成交量,与国际相比,中国艺术品拍卖全年成交额不及佳士得、苏富比在国外一场较大规模的拍卖成交额,中国所有拍卖公司的全年成交额也比不上佳士得、苏富比一家的全年成交额,国外一个大师的作品成交价就相当于中国一家成立10年以上的拍卖公司成交额的总和。那些江浙老板之所以能轻易地在收藏界掀起巨波,原因也是因为这个市场需要的资金不大,房地产老板卖一个盘的利润可以在这里做一把巨庄了。正因为成交量小,导致一旦风险发生,资金的出逃也会困难很多。 此外,因为“财富效应”的吸引,许多艺术品投资者纷纷抱着从中捞一把,时时有着“买什么都赚”的思想进入市场,结果损失惨重。一些拍卖会上的资金较充裕的投资者专挑目前在市场上窜红的名家名作、价格昂贵的买,甚至不惜贷款购买,不管其价格与价值是否相符,认为抢到了就能赚钱,于是相关中介机构为了从中渔取更大的利,便推出此类艺术品,价格定得很高,相关的赝品也大行其道,结果到手后,接盘者寥寥,一些人的资金也大量滞纳,还难免收到一些伪作仿品。总而言之,抱着暴富心态从事投资,失败的概率总是很大,失败之后美其名曰“交学费”,可买了赝品的“学费”可就太贵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