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官员、拍卖业内人士、艺术品经营者、收藏家……齐聚京城,目的就是一个:共谋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大计。
张延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
张新建: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
孔繁峙: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
陈克伦:上海博物馆副馆长
陈东升: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创始人
王定乾:台湾聚英雅集会长、中华文物学会常务理事
王政松:台湾倦勤斋总经理
邓仕勋:美国收藏家
马未都:观复斋博物馆馆长
陈 念:记者
2005年6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办的2005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无疑成了各路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一个大平台。尽管他们身份迥异、视角不同,但汇集一起,却给我们很好地展示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历史、现状、发展,当然还有未来。
张延华:中高层消费群体瞄上了文物艺术品
近年来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迅猛发展已是个不争的事实。这种激增不存在所谓的虚假繁荣。当前在艺术品拍卖业界有一个共识——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繁荣的基础是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社会的安定繁荣。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中产阶层的兴起和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为文物艺术品拍卖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悄然兴起,人们的消费理念和生活观念逐渐变化,文化消费日趋时尚,文物艺术品拍卖作为高端市场开始进入了中高层消费群体的视野。2003年秋季佳士得纽约拍卖会上,13%的中国艺术品被中国内地买家购藏;而今年佳士得拍场上,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25%,几乎翻了一番。
张新建:市场需要权威鉴定机构
目前在文物鉴定方面有比较完善、系统的文物鉴定体系和鉴定班底,但近现代艺术品方面还缺少权威的鉴定机构。文物鉴定专家并不一定能够对近现代艺术品作出准确的判断,近现代的鉴定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学科,仅靠目测、手感、个人经验的传统鉴定方法不能满足鉴定的需求。因此,国家应当成立权威的艺术品鉴定机构,对有争议的当代艺术品进行鉴定。与此同时,拍卖公司也要加大对鉴定、评估、专业人才的培养。
拍卖行还应担负起引导消费的责任。在苏富比拍卖行举办的预展上,该公司的瓷器专家指着一个瓷瓶对我说,这个瓶子有一道“冲”。他拿着手电很认真地帮我找这道“冲”,结果没有找到,但他依然告诉我这个瓶子上有一道“冲”。这种精神恰恰是我们需要的。
孔繁峙:拍卖促进文物保护
拍卖对文物保护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一方面普遍提升了中国文物艺术品的社会价值。在以往,中国文物艺术品具有悠久的历史价值、低廉的经济价位。但文物拍卖业的兴起改变了过去这种高价值、低价位的局面,使文物应有的价格逐步得到体现,提高了中国文物在国际上的地位。一方面也初步改变了中国文物外流的历史问题,实现了境外文物回流。在北京拍卖市场上境外文物所占的比例就逐年提高。我从1977年到1988年一直从事文物出境手续工作,但那时文物的入境几乎没有做过一件。另一方面,拍卖业的兴起使我们同台湾收藏界人士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很多台商直接参与了北京文物市场的经营和拍卖活动。此外也极大地提升了民间文物的保护意识。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文物部门在废品收购站能够捡出西周时期的铜器,现在传统工艺品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在民间得到了全面的保护。
陈克伦:拍卖丰富了国家馆藏
日益兴起的文物拍卖市场是博物馆征集藏品的新途径,因为拍卖有几大优势:一是具有市场网络的优势,为博物馆收藏带来了新的信息和机会。比如说“翁氏藏书”,在拍卖行的大力帮助下,才得以落户上海图书馆。二是拍卖会上文物集中,选择余地大。收藏家比较愿意把自己的藏品交给拍卖行,特别是一些珍贵文物,经常会出现在一些大型拍卖会上。比如说宋高宗的《养生论》,就是上海博物馆在北京的一次大型拍卖会上得到的。三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藏品征集工作的效率。公开拍卖的拍品经过了拍卖公司以及专业人员的一轮把关和鉴定后,博物馆在这个基础上开展进一步工作,就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四是扩大了博物馆的研究范围,也为博物馆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陈东升:建立专家体制
文物艺术品拍卖的专业核心首要是真伪的鉴定。而鉴定的核心首先还是要着重自己专家队伍的建设和培育。比如嘉德,现在已有12年的历史了,像业务主管们,经过他们手的艺术品应该有上万件,应该讲他们有了常年的积累,一个企业10年是可以培养出一个专家来的。应该说,专家体制的建立也是嘉德成功的一大因素,当然这也是从国际值得注意的是,一流的拍卖公司学习、借鉴过来的。
拍卖是个定价机制,有人愿意出8万元购藏这幅作品,也有人愿意出10万元。但这还不够。如果拍品配有大量的资料、解说、研究成果等,作品的价格就会出现迥然不同的结果。比如同样是齐白石的作品,有的是多次出版、著录过的,有的从来都没有出版过,但价格会差一倍,甚至两倍。如果真伪的信心很足,大家都愿意多付些钱来购藏前者,因为前者有谱儿。
王定乾:市场价位是积累而成的
中国有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在我把这句话送给在座的拍卖行的朋友们。一定要有序经营,长远打算。
众所周知,万丈高楼平地起。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在盖楼的时侯,地基总是起得很慢,一旦打好了地基,楼就会迅速平地而起。我们不妨把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比作盖楼房。每件艺术品的市场价位都是一步步累积而成的,但如果你把中间的价位省去了,会让人担心它的安全性。
我还要送给大家一句话就是“不要杀鸡取卵”。拍卖行现在为了取得标的,底价都好商量,但是价格是由市场来定的,而不能由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
王政松:赝品最昂贵
什么艺术品最贵?买错了、买假了就是最贵的。因而鉴定是最重要的。
不过现在人们在购藏文物艺术品的时侯很注重拍品的考鉴,甚至很依靠考鉴。应该说,这对于近现代书画来说操作起来相对容易些。这一方面是因藏品与收藏者的断层小;另一方面有意收藏的人可以根据画作上所提的上款,顺藤摸瓜,找到画作的来龙去脉;此外,这一时期的作品很多都能在出版物上得到验证。
但完全站在考鉴的角度来论断古书画就有难度了。毕竟古书画与现在人存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中间很多环节是难以控制的。因而面对古书画的时侯,要谨慎“假的”真书,不能盲目地相信送拍者的考鉴,给“移花栽木”者可乘之机。
至于考鉴、目鉴哪个更重要?如何摆正?在我看来,鉴定与中医很相似。
马未都:艺术需要经纪人
随着收藏以及拍卖的迅猛发展,我认为文物艺术品需要经纪制度。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高达57亿元人民币,如果是私下交易,这个数字是很难达到的,显然拍场成了文物艺术品的超市。而这个大超市是要由卖家、买家、专业技术力量、经纪人组成的。
什么叫经纪?字典中的解释是筹划、管理、经营。说通俗点,就是游散在各地的游击队员,专门给拍卖行送干粮。不过很多拍卖行都忽视经纪人,他们认为自己本身就是经纪人,就如同黑色金属瞧不上有色金属。但事实上,收藏家在艺术消费中是需要经纪人的,因为他们需要一个能在鉴别艺术品真伪、价值、走向,甚至在付款、运输等方面提供服务的人或机构。举例说,汽车要想开动,仅有汽油是不够的,还需要机油来润滑,经纪人就是拍卖市场上的机油。
此外,拍卖行要防止冒高,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在香港参加拍卖,你问有关工作人员,如果出这个价钱能不能拍到自己心仪的物品,答案往往是:可以了,可能用不了这么多。但在内地拍场,答案却是:这个价钱恐怕买不到。
邓仕勋:千金难买心头爱
收藏不能跟风,要发自内心地去爱这些藏品,不能随意失去。与此同时,这些珍品也是属于全人类的,藏家应慷慨把自己的藏品示人。
一旦好东西被真正的收藏家发现,那种幸福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记得有一次在美国纽约苏富比的拍场上,我看到了一幅难得的石涛《册页》,十分可人。看到后,我的心就怦怦乱跳。晚上回到家后一夜都不能睡,第二天、第三天我都去预展现场看这件精品。当时的心理也很矛盾,既希望赶紧拍卖,好让这件精品尽早归己所有;又不希望拍卖,惟恐自己在拍场上与这件精品失之交臂,以后再也不能看到它了。可以说,那几天就是在煎熬。幸运的是,我最终拍到了它。
我喜欢收藏,是因为只有文化才能给我们带来终身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