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收藏 > 艺术品市场 > 正文
 

甘肃收藏市场云遮雾绕 文物安全形势严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 18:05 中国商报

  甘肃作为一个文化大省,因其文物数量和价值在全国颇受关注。然而,在这个特殊市场中始终存在着明暗两个流通层面,可见的市场仅如冰山一角。形形色色的人紧盯着这块“肥肉”,文物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艺术品市场中的抢劫案

  5月19日晚9时40分许,兰州市最繁华的街道——张掖路上各商铺已经陆续打烊。就在这时,两名自称是警察的陌生男子闯进了位于这里的兰州香港大福珠宝金行,保安和店员上前询问之际,这两人突然拔出手枪,逼迫女员工交出货柜钥匙,并用宽胶带封缠住店员的嘴和手脚,将摆放在货柜的大量钻石和白金首饰洗劫一空后逃之夭夭。

  这则消息经网站转发后迅速传遍全国,特别在兰州珠宝和古玩行内引起强烈的震撼。兰州人未曾忘记,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个区域曾经有类似的案件发生——甘肃省内一家有名的钻石店被歹徒袭击,作案手段相当凶残;更令人记忆犹新的是,数月前,国内著名画家李宝峰在兰州的画室被盗贼光顾,所有画作不知去向。

  观察人士分析认为,抢劫和盗窃不仅是刑事案件,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庞大而又混乱的消赃场合——“地下”珠宝古玩收藏市场,这些犯罪案件的发生一定意义上是这个特殊市场领域内商品诱惑力的异化和放大。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记者在甘肃最大的民间珠宝古玩市场——兰州隍庙采访时发现,从马家窑文化彩陶、大地湾遗址瓦片、汉简、石窟泥塑、石雕和壁画等真真假假、应有尽有。甚至,时不时会有人凑到耳边悄悄地问:“有地下的官窑瓷和绝世蜜蜡,要不要?”

  “粮油是一分利,百货是十分利,珠宝是百分利,古玩是千分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艺术品收藏已不仅仅代表一种雅兴和品位,更成为一种投资手段。在股市持续低迷的今天,不少人将目光转向艺术品投资。统计资料显示,同样是年均投资回报率,金融证券为15%,房地产为21%,艺术品收藏则为30%左右。近年来,中国的艺术品拍卖、民间收藏市场持续火爆,已成为继股票热、房地产热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正在迎来“黄金时代”。

  正是在强大的市场需求和暴利驱使下,歹徒和盗匪铤而走险。”有关人士分析说。

  就在暴力抢劫和盗窃事件接连发生之际,记者注意到,甘肃珠宝古玩行业的热情并未因此而消减。

  甘肃瀚珑公司董事长兼甘肃省收藏协会会长鲍建和透露,一些外地买家眼力相当好,目的就是要在甘肃淘金。此话不假,拍得《镜泊飞泉》的5号竞买人是专程从北京赶来的,他在以93万元得到傅抱石的精品后向记者坦言:“在北京至少能卖到200万元。”

  “甘肃艺术品市场交易额低不能说明甘肃没市场,相反更说明市场潜力之大。”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兰州隍庙每天桌面上的交易额果真是在20万元以上,那么从全国各地侦破的涉及甘肃省的珠宝及古玩案件来测算,地下交易至少还是这个数字的数倍。甘肃地摊式市场占主流的现状说明了一个问题——甘肃的珠宝古玩市场还没有真正走上地面。

  海关总署透露,每年大概有10万件以上的非法出土文物先从全国各地汇集到河南洛阳、陕西西安和甘肃这几个内陆文物集散地,再从这些地方通过铁路输往广州、深圳、福建等地,最后经过海上和航空货运抵达香港和台湾,然后流向韩国、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其中韩国和港澳台比较突出,大致占三分之一以上。

  在甘肃省会兰州,由于大多数珠宝古玩店安全防卫不够,经营风险也正在逐日加大。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这次被抢的香港大福珠宝金行就没有安装监控设备,所以未留下劫匪的任何影像资料,这给破案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记者在城区的十余家珠宝首饰金店走访时却吃惊地发现,许多店内既无电子摄录系统,也无防盗抢的安全系统。

  与发案率高同时存在的是破案率低的现状。去年岁末,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全国文物局局长会议上透露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2004年,全国共发生36起馆藏文物、寺庙文物以及田野石刻被盗案件,其中,只有7起案件被侦破,破案率仅为20%。在这36起文物被盗案件中,共丢失各级文物223件,案件发生率比上年上升了近8成。

  “如果不加紧规范,许多问题都会暴露出来,甚至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一位观察人士认为。

  文物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甘肃省文史馆提供的资料显示,该省已发现文物古迹1.1万多处,全省共有文博单位256家,馆藏文物42.85万件。其中,珍贵文物一级品3353件,二级品11575件,三级品96928件。数量之多,内涵之丰,居全国前列。在石窟、简牍、彩陶和长城等方面比其他省份更具文物优势,多年的发展已经使这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开展敦煌学、简牍学、长城学、彩陶文化和史前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

  但是,基于众多因素,甘肃这个文化大省因为丰富的文物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危机。

  “海内外社会各界关注甘肃的方面很多,但相对较多的而且是最感兴趣的应是甘肃的历史文化和甘肃的文物。”甘肃省文物局局长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这几年,甘肃省内一些地方曾发生了大规模的盗墓狂潮,文物安全形势十分严峻。2002年,甘肃成为当年中国文物犯罪多发省份之一。

  自从媒体对秦陵曝光后,时常有外地的陌生人拿着仪器来村里“寻宝”。有时候一夜起来,好多村民家的地让人翻了个遍,青苗、成熟的庄稼被毁得一塌糊涂。

  据警方介绍,在全国已经出现了盗窃、运输、倒卖、走私出境一条龙的运作方式。非法获得的大量珠宝或古董在地下无序交易后,一部分散失民间,一部分流失境外。也正因为如此,在外界看来,“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文物大省,群众性的盗墓挖坟以及贩卖文物之风屡禁不绝,在一些地方已经形成行业”。

  “宝物都生锈了,谈何保护?”

  面对收藏市场诱人的“蛋糕”,业内人士更关注的是如何规范化经营,并解决这个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阻碍。

  业内人士认为从根本上讲是管理机制问题。据介绍,甘肃省收藏协会现有会员大约1000多人,这些人不同程度地拥有藏品,甚至是罕世精品,这些藏品构成了该省民间收藏的重要部分,但是,这些人只是极少数,全省收藏队伍应该在几十万人以上。由于缺乏有序的疏导和培训,许多人对藏品的价值不了解,成为地下收藏市场的卖家。

  另外,专家介绍,甘肃众多文物古迹留存至今,主要由于地处塞外,地广人稀,气候干燥,尚未开发。文物保护方面明显滞后,有调查表明:甘肃省馆藏文物中约有10%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失。

  “宝物都生锈了,谈何保护?”一位业内人士戏谑说。

  鲍建和认为,政府应该充分发挥民间的力量和作用,要给民间组织下放权利。而群众普遍认为,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将地下市场搬向地面,推行“阳光交易”。但就在结束采访前记者得到一个消息,国家文物局正在起草一部文物流通法规,在这部法规中,对民间文物流通市场的批量经营将受到限制,并将考虑与海关总署联合,从进出境的数量方面进行限制。

  对于甘肃这样一个规范化步伐尚未启动的省份,国家的这些举措无疑又增加了变数。甘肃收藏市场的前景依然云遮雾绕。 (温新旭 记者 牛新建)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